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从美育实践的视角出发,积极探索“植根现实生活土壤,遵循美育独特规律,彰显新时代美育精髓”的创新路径。学院秉承“新工科”背景下的美育人才培养理念,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六位一体”的美育教学模式:以立德树人为基石,强化教师美育素养;以创新美育为目标,重塑教学目的方向;以实践浸润为手段,构建美育案例库藏;以跨学科协作为桥梁,创新美育育人模式;以“专美融合”为策略,创新美育授课方式;以师生互动评价为机制,促进美育质量提升。专业知识的系统传授与学生实操技能的精进,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促进师生间美育实践的深度互动,共同绘制传统建筑技艺与现代美育理念交融的新篇章。 以立德树人为基石 强化教师美育素养 教师的美育意识是课程成功实施的基石,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前提。为了全面提升教师的美育素养,学院定期组织美育培训、讲座和交流活动,邀请美学、建筑文化及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深入指导。为教师更新和拓展美育教法、促进跨学科交流与合作,教师深入理解美育在工匠技艺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打造常态化美育沙龙,营造专题美育学术氛围,促使每名教师都能成为美育的积极传播者和实践者。学院设立专项评比与表彰机制,以此激发教师们的创新精神,增强专业自信,让美育理念在教师队伍中生根发芽,融入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创新美育为目标 重塑教学目的方向 在传统建筑课程中,明确的美育目标和特色将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古代建筑施工与管理时,教师要教授施工技术,更要引导学生思考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设计实现美的效果。通过案例分析与实地考察,帮助学生理解建筑设计中的美学原则,让他们在学习技能的同时,意识到美在建筑中的重要性。这种目标导向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建筑技能,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意识到美在建筑中的核心地位。学生能够更加自信地将技术与美学相结合,创造出既实用又富有人文关怀的建筑作品。 以实践浸润为手段 构建美育案例库藏 为促进美育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构建美育实践案例库,增强课程的实用效能与精准度,直观展示美学理念如何在实践中落地生根。以“古代建筑测绘”课程为例,巧妙融合了技术探索与美学赏析,团队运用三维激光扫描与摄影测量技术,精准解析了传统建筑的比例之美、结构之巧与形态之韵,同时深度挖掘历史资料,引领学生穿越时空,感悟传统建筑所承载的历史厚重与美学精髓。学生学会将技术与美学相结合,全面提升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教师采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分享设计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有效提升他们在古代建筑保护与研究领域的专业能力与文化修养,为培养新时代兼具技术与艺术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跨学科协作为桥梁 创新美育育人模式 为了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院通过与其他学科的协作,建立了协同育人模式。例如,在园林设计与建筑设计课程中,学生可以参与跨学科的综合项目。这种项目不仅要求他们掌握专业知识,还要求他们在设计中融入美学、生态与文化等多方面的思考。学生能够在团队合作中提升沟通能力与创新意识,同时感受到美的创造过程,培养出更宽的设计视野,沉浸式体验使他们更好地理解美的多样性和文化背景,培养对艺术与环境的敏感性。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将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专美融合”为策略 创新美育授课方式 在教学方法上,学院积极探索与创新,特别是在古代建筑修缮和仿古新建筑施工课程中,采用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例如,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学生在学习现代技术的同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如何将美学融入设计。此外,表现技法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如何通过艺术表现来提升建筑的美感。教师深入实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代建筑文化的美学价值。通过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技能,还能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到审美与技术的完美结合,提升他们的创造力。 以师生互动评价为机制 促进美育质量提升 学院建立了一套全过程的师生评价机制,注重美育实践的有效性。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的课程反思与总结,深入探讨在传统建筑修缮与管理中美的追求与实现。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审视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成果,分享各自的见解与体会。有效增强了教师的教学意识,及时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注重学生美育成长评价。例如,学生在古代建筑修缮过程中如何将美学原则融入实际操作,以及他们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完善反馈机制,帮助识别美育教学缺陷,推动持续改进。研讨共性问题,调整课程设计,确保学生个体都能在美育课程中受益更多。师生评价机制通过综合性、多维度的反馈,确保了古代建筑相关课程的高质量实施,使美育成为学术学习的一部分,也成为学生个人成长和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深化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美的理解,为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工作、成为优秀的建筑师打下坚实基础。(刘晓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