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邵阳学院围绕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增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协同性,着力开展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通过进一步强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协同作用,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改革创新,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满意度、参与度及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素质均得到了明显提升,形成了较具可行性、操作性与借鉴价值的应用性成果。教师获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荣誉称号,学生先后获得第六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本科组三等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银奖、第十二届湖南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第十五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特等奖、第十三届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一系列荣誉,学校被确定为湖南省“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被确定为湖南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 在理念上注重协同性 为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理论性,学院深入探究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之间的协同关系,进一步深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改革的理论思考。近10年,先后获批“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研究”等省级教学改革项目8项、“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研究”等省级社科基金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12项、“芙蓉计划”——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项目1项和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8项。出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著作9部,公开发表《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探索》《吕振羽的家国情怀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与路径》等教育教学论文40篇。 在方法上注重创新性 为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针对性,学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改革过程中重视红色文化资源供给,特别是强化独具特色的区域性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融合,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促进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有效参与,探索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新途径。近10年,学校不断加强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协同作用的顶层设计,积极构建科学合理、运行高效的“大思政”格局,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方向引领。一方面,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时代感和亲和力强等优势,既引领思政课教师探究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程的契合性,又引领专业课教师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红色文化资源思政元素,积极开展相关教研教改活动,确保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另一方面,利用红色场馆和红色景区等资源优势,既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性,又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及教研教改成果提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较好地实现了两者之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每年参加活动的学生超2万人次,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不断增强。 在模式上注重应用性 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改革特色鲜明,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状况,致力于通过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优势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种改革立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着力研究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构建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它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改革的目标设定、内容建构、力量协同和质效评价等方面进行创新研究,形成了有理论支撑、有实践经验、有推广价值的以“注重两个协同,强化思政教育合力;推进三区联动,强化平台资源运用;打造三类课堂,强化铸魂育人质效”为主要内容的“二三三”红色文化育人模式。“注重两个协同,强化思政教育合力”是指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时,强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协同作用,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推进三区联动,强化平台资源运用”是指学校不断深化校区、红色场馆园区、社区等实践平台协同联动,充分发挥校地平台的育人作用;“打造三类课堂,强化铸魂育人质效”是指通过“融入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理论教学课堂;注入红色文化基因,打造党团实践课堂;深植红色文化沃土,打造科创实践课堂”,不断提升铸魂育人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系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4D16]和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红色资源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HNJG-20231030]阶段性成果) (欧志文 孙冬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