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教书育人“小气候”,从一堂好课开始。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棠湖学校立足素质教育提升工程,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始终高擎幸福教育旗帜,全面推进高效课堂改革,探索构建以“爱教爱学、会教会学、寓教于乐、赏识激励”为核心的“幸福课堂”,在提升课堂质效、优化学生体验的过程中唱响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旋律。 “幸福课堂”是学会学习的课堂 棠湖学校始终把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放在重要位置。例如,在“写出人物的精神”作文指导“幸福课堂”上,语文教师吕品在引导学生重温名家经典人物描写后,安排学生小组讨论“要写出人物的精神究竟有哪些方法”,继而得出“典型细节绘精神,妙用修辞显精神,抒情议论点精神”的方法。从当堂检测的效果来看,学生普遍能够掌握这一方法并熟练运用,这也体现了语文课堂“得法于课内”的特征。 “幸福课堂”是学有所成的课堂 棠湖学校认为,课堂应该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想碰撞、情感交流的殿堂,这样的课堂才是幸福的课堂。例如,数学教师杨开萍在“幸福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在教学三角形的性质时,教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准备从哪些方面研究三角形的性质呢?”一句话便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都十分积极地回答问题。有的学生表示想从边的角度研究,还有的学生表示想从角的方面研究。教师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自主探究,最终得出了三角形内角和、外角和以及三边关系的相关结论。 “幸福课堂”是鼓励创新的课堂 棠湖学校“幸福课堂”的改革特别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一名英才班教师在讲授《孙权劝学》一文时,在“读一读”“译一译”“背一背”的基础上推出了创意改写环节。学生先各自准备5分钟,接着便开始分组讨论,讨论结束后进行小组展示。第一小组将文章改写成三字经,第二小组将文章改写成七言律诗,第三小组将文章改写成一副48个字的长联,第四小组则将文章改写成课本剧,并当堂展示。类似的创意活动环节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释放,提升了学生对课堂的喜爱程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幸福课堂”是寓教于乐的课堂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在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做的准备活动、思维的集中与拓展、成功后的兴奋等会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底,也会成为其继续探寻知识海洋的不竭动力。棠湖学校始终认为,寓教于乐应该成为“幸福课堂”追求的目标,当学生沉浸在文学浓厚的氛围之中、数学严密的思维之中、物理神秘的实验现象之中,一篇美文、一道习题、一个实验等都会成为学生的快乐之源。 “幸福课堂”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 棠湖学校认为,课堂要充满激励和赏识,要求教师“蹲下来和学生交流”,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充满人文关怀。学校强调,课堂上教师充满魅力的即时评价,就像一缕缕阳光,为学生带去温暖,让课堂迸发出生命的活力,盈满幸福的味道。例如,英语教师张洪梅在《我在“幸福课堂”中成长》一文中写道:“每天的英语课正式开始前,我都会微笑着向学生问好,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每日报告。对于准备充分且表现出色的学生,我会颁发奖品;对于准备略显不足的学生,我既会肯定报告中的精彩部分,又会指出问题所在,相信他们可以表现得更好,并和其他学生为其鼓掌以示激励。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往往会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幸福。” “幸福课堂”是尊重生命的课堂 棠湖学校认为,“幸福课堂”应是关注学生生命成长与发展的课堂。学校坚信,每名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学生经常会在“幸福课堂”中迸发出一些灵动的想法。由于学生在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有些想法会和教师的预设产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也要及时对学生的思考表示肯定,并巧妙引导学生充分感受生命的意义与美好,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使学生敢于直面挫折,懂得珍爱生命。 好的课堂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幸福快乐。未来,棠湖学校将继续积极探索,找准切入点,锚定发力点,全面打造包含“闪光的追问、新奇的创造、情感的共鸣、观点的碰撞、灵感的激发和个性的张扬”的“幸福课堂”,以更大格局、更宽视域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唐之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