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是广州市属以“城市服务”为特色的高职院校,食品健康学院从2013年设立“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开始,积极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建设等,面向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以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为目标,紧密对接广东省食品产业发展新趋势,高质量建设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群,积极探索专业群育人新路径。在2023年广东省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中期检查中,评分位居广东省“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前列。专家评分位居前列。专业群近5年建成国家级别协同创新中心、生产性实训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6个平台,取得国家级别成果109项、省级标志性成果196项。专业群同时立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级别职业体验教育基地和全国终身学习品牌。 文化浸润,培根铸魂育人 学院聚焦广州超大城市治理需求,围绕食品安全、社区营养等城市民生痛点,推动文化进课堂、规范进教材、实践进企业、服务进社区,培根铸魂育人,以粤食特色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强化学生提升职业素养的意识,提升学生服务城市居民的职业意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融入红色文化、粤菜工匠精神、特色饮食文化的思政课程培根,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创新构建“校—园区—企业”“三联共建”机制,构建“三课融合(岗课融合、课标融合、课技融合)·红色文化融通”的“实践+网络”育人空间“三联四融”思政育人模式,利用数字化手段,充分利用VR等技术实现学生与历史人物跨时空对话,创新体验式教学新样态,挖掘行业企业思政育人元素,弘扬粤菜工匠精神。 以“共同体—产业学院—协创中心—实训基地”“四位一体”平台育人 学校立足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能力要求,跨界整合政、校、行、企等各平台优质资源,政、校、行、企多元协同深度参与专业群建设,校企共研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以及教学资源等,共建实习基地,开展食品营养相关的科研项目,攻克技术难题,创新探索多主体以项目建设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发展的机制。联合北京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体育大学等126家单位,聚焦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共建“数字化运动健康营养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与广州开发区政府部门、原萝岗区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管理服务中心、益海(广州)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等共建产业学院,引入企业培训团队和研发团队进驻学院,按企业制度进行管理。建成国家级别食品营养与健康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生产性实训基地——食品安全与营养公共实训中心,联合世界500强企业益海嘉里等共建校内外实践基地。 以“双师”教学团队和共同体育人 学院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师德师风长效机制,打造校企深度融合的高水平创新团队,建成广东省高校创新团队、广东省级高职教育教学团队。以学生为中心,学院联合产业专家、职教名师等共同组建教学共同体,打造能上课、能科研、能创新创业、能实践、能科普的“双师五能”团队,全程与学生对接,以项目教学为抓手,实施“科研项目+竞赛项目+实习项目+就业创业项目”实战工程,强化学生项目创新实践能力,形成教学共同体育人机制。师生团队服务于企业产生的经济效益达1975万元,利润293万元,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和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2项。服务“百千万工程”,“智”播助农累计服务近4万人次。校企立项农业农村部门“十四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课题1项并获一等奖。 出粤出海,拓展食品职教国际交流与合作育人路径 学院依托学校优势,积极推动食品职教“标准+技能+文化”走进欧亚非。围绕中资企业海外人才需求,借助“广州国际友城职教联盟”平台,与广州优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在乌兹别克斯坦的“鲁班工坊—红棉学堂”、与广州名花香料有限公司共建在马来西亚的“食品应用技术培训基地”,开发契合当地需求的技术技能培训标准和培训资源,面向当地的食品行业从业人员开展食品智能加工、食品检验检测等专业领域的技术技能培训。同时拓展国际化能力,深度参与国际职业教育标准规则对接,以学校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为参考,结合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食品行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实际岗位需求,随广州名花香料有限公司等企业出海,制定并输出7项标准等,开发“中文+食品检测”多语种课程。学院依托在食品行业领域的优势特色,吸纳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优秀学生来华培训学习。 (贾强 李铭辉 黄利华 江津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