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黄冈师范学院机电与智能制造学院立足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强化学科交叉,注重学生发展,不断探索形成了以需为引、以赛为驱、以融为核的“新机电”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需求引领——需求导向引领的人才培养理念 以国家战略需求、行业技术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引领,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形成需求驱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定期走访、调研行业企业,获取新的岗位技术需求,将“智能制造基础”“人工智能基础”等新课程纳入课程体系,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定期座谈,为人才培养“把脉问诊”。 成立绿色智能航空现代产业学院,主动对接黄冈市大力发展的临空产业和先进制造业。近5年,学院先后与顺丰航空等企业合作,投入3200余万元,建成了民用航空从业人员技能实训基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应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智能制造实习基地、智能制造数字孪生实验室等一大批行业先进的实验实践教学平台,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先进的生产制造场景,为先进制造业人才培养提供条件保障。 竞赛驱动——学科竞赛实践驱动的能力培养理念 将高水平学科竞赛内容融入教学全过程,实现竞赛与课程融合,形成以赛促学、以教促赛的良性循环,不断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构建“课堂学习—实践训练—竞赛提升—教学反哺”的竞赛驱动型教学闭环。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掌握理论知识后,在课程实践中完成竞赛任务模块的开发和调试;通过参与竞赛,从问题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到项目实现的全过程,提升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了团队协作和系统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生在竞赛中开发的优秀成果(如控制算法、机械创新作品等)转化为教学案例资源,实现竞赛反哺教学,推动课程内容的动态更新,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应用场景。 近4年,学院学生参加国际国内重要学科竞赛共获得一等奖14项、二等奖46项、三等奖65项,获得省赛一等奖55项、二等奖110项、三等奖95项。本科生参与学科竞赛的比例达到了50%。 以融为核——多维融合的协同育人理念 “以融为核”是“新机电”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融合,打通了学科壁垒、教学环节以及育人主体,构建了多元协同的育人模式。 学科交叉融合,拓展知识边界:为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避免形成“学科孤岛”模式,学院以高水平学科竞赛、综合性实践项目、微专业等为载体,将机械、电气、电子、计算机、机器人等多学科知识体系有机融合,形成以“智能化”“多学科协作”为核心的“新机电”跨学科的教学与实践体系。例如:以智能制造和现代物流行业为背景开发的“基于视觉引导的工业机器人智能分拣系统设计与开发”综合性实践项目,涉及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路径规划、目标检测、执行器设计、人机交互等内容,需要多学科知识协同解决,实现了多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理论实践融合,贯通教与学: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形成“理实一体、虚实结合”的课程体系。将课堂搬进实验室,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实现“理中有实、实中有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充分利用线上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借助Multisim、keil、Proteus、RobotStudio等软件,随时随地都能完成基础性实验,还可以在线交流讨论,打破了教与学、学与做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近4年,学院“汽车构造”“液压与气压传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工业机器人编程与应用”4门课程被立项为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多门课程被立项为校级一流课程,立项建设省级教学改革和新工科建设项目3项。 产教深度融合,深化协同育人:充分发挥人才优势,鼓励教师走出校园、深入企业。5年来,13名教师在企业挂职“科技副总”和“产业发展特派员”,先后在湖北贵族真空等5家公司建立博士工作站。积极推动国家教育部门协同育人和就业育人项目落实见效,4年来获批国家教育部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2项、国家教育部门供需对接育人项目4项。在校内:依托校企联合实习基地和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低年级采用“校中厂”“订单班”的形式开展校内实习实践。在校外:依托校企供需对接育人项目,积极推行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一体化,深化校企协同育人。2024年学院牵头校企联合申报获批省级“绿色智能航空现代产业学院”,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夯实基础。 把思政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结合工科专业特点,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将家国情怀、工匠精神、工程伦理等融入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工程素养、职业素养和使命感。例如:在机械类课程中讲述“高铁工匠”宁允展如何攻克车轮设计和制造精度难题,让学生认识到技术精细化对国家制造业崛起的关键作用。在电气电子类课程中,分析国内高端芯片制造设备对进口依赖的技术现状,探讨核心部件自主研发的技术瓶颈,引导学生关注国家重大技术需求。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相关课程中结合工程伦理案例,培养学生在技术实践中遵守职业操守。学院每年邀请知名校友、业内翘楚作报告,通过讲述他们的成长经历,展示大国工匠的风采,激励学生努力钻研,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和扎实的行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此外,学院还将价值引领融入到第二课堂中,通过主题团日、职业规划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担当精神;成立“星芒”志愿服务团队,深入社区、中小学、福利院等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培养社会责任感。 黄冈师范学院机电与智能制造学院围绕“需求引领、竞赛驱动、以融为核”的核心理念,通过学校企业双主体、校内校外双基地、教师工程师双教学、学生学员双身份,通过校企校地多维度、主体基地身份多层次的转变,贯通了不同学科、教学环节、育人主体、育人场地和育人身份,构建了多元协同的育人模式。未来,学院将继续坚守育人初心,为我国智能制造人才培养贡献智慧与力量。 (刘小俊 程晓敏 郭朝东 祖一康 高双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