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挥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更好地推进湖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协同创新发展,湖州学院作为湖州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共同体第二组牵头单位,充分发挥湖州地方红色和绿色资源优势,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统筹谋划、通力协同,做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开好大中小学思政课。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党建联建引领共同体单位共同发展,在师资队伍、资源共享、教学研究、精品课程、评价标准、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一联六共”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区域实践模式。 一是党建联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依托学校“红色根脉强基工程”特色党建品牌,推进共同体成员单位党建联建,加强各学段交流合作,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第一,党建引领跨学段教学改革。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湖州市新风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上强小学开展党建联建活动,坚持党建引领促进基层教研组织联建,遵循各学段学生成长规律和思政课教育教学规律,突出课程标准、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一体设计和纵向贯通,跨学段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改革创新,使不同学段思政课互融互通、循序渐进、有效衔接。第二,党建引领育人资源共享机制创新。坚持党建引领促进资源平台联建,依托各校校本教材、思政实践基地等教育教学资源,探索共同开发、共同建设的共享机制,合力提升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水平。第三,党建引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开展党建联建活动,以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推进党建工作协同发展为目标,以“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原则,通过“共同推进组织建设、强化党员人才培养、推动资源开放共享”三项联动,在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城乡共富等方向展开合作研究,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创新校地共育人才培养模式。 二是共建师资,优势互补协同育人。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一体化建设工作,构建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思政课育人共同体,形成铸魂育人合力。在工作机制上,探索由学科带头人、方向负责人牵头,各教研室主任具体分工负责、教师全员参与的工作体系,形成一个教研室对接一个区县中小学的工作机制。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牵头单位聘请成员单位思政课教师为校外导师,将中小学生心理状态认知、中小学教学技能、日常工作流程等内容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习范畴,成员单位邀请牵头单位思政课教师主讲专题党课、指导教学科研工作和课程建设,有效搭建符合各学段学生成长与人才培养规律的教学体系。 三是共享资源,拓宽教研视野。第一,打造优质学术平台。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明德讲堂”学术平台,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作关于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教学研究报告,与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等学术团体机构举办“两山”理念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等,成员单位思政课教师一起参加学术交流、教学研讨,促进学术资源共享。第二,共享教研资料。学校有丰富的馆藏资源,目前馆藏纸本图书70余万册,数据库69个,马克思主义学院自有图书室1个,藏书3000余册,电子图书10余万册,为共同体教师教学研究提供充分的资料保障。第三,共享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资源。湖州学院现有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14个,每年固定选派400余名学生参加思政实践研学,并形成思政课实践教学调研报告和现场教学案例,共同体单位编制校本教材,形成基地、教学资料共享。 四是共联教研,协同推进促融合。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理论研究支撑作用,推动课堂教学与实践育人协同创新、理论研究与教学探索互融互促。第一,合力加强学科建设。学校将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研究方向,作为重点内容纳入教学成果培育项目,联合中小学相关学科力量共同研究一体化建设问题。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获得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立项。第二,联合组建学术研究团队。发挥高校教师学术研究优势和牵头带动作用,联合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组建学术研究团队,聚焦思政教育一体化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有组织科研。第三,大力开展学术交流考察。为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湖州学院与国内多所知名院校开展学术交流考察、调研活动。与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同行进行深入交流研讨。第四,共同开展教学研究。学院与新风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吴兴高级中学等进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讨会、推进会,开展“同题异构”教学研讨、“校长名师说”系列讲座等。 五是共磨课程,集思广益促提升。根据《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针对性设计思政课教学方案。第一,深度合作打造精品课程。学院联合湖州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共同体第二组成员单位开展优秀教学案例研讨会暨“金课”说课展示,邀请教学名师为思政课教师作教学技能专题讲座,并指导打磨课程。第二,用实践指导、优化教学形式。学院以综合实践活动丰富、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在实践生活中学习,形成思政竞赛、思政课实践研学、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思政宣讲“五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每年定期举办校级“卡尔·马克思杯”知识竞赛,积极发动全校学生参加“卡尔·马克思杯”浙江省大学生理论知识竞赛,选派学生参加思政课实践研学并进行实践教学优秀成果评选,积极选拔学生参加关于红色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等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撰写调研报告。 六是共研标准,提升建设质效。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指标体系建设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保障,能以系统性监测指标准确反映出不同学段层次性、特殊性,以过程性、延续性教育质量评价目标串联起一体化建设,由此提升建设质量。学院在多位专家指导下,以及联合多所中小学骨干教师研讨、论证的基础上,从协同性、层次性相统一,数量与质量相平衡的视角出发,分别从组织管理、师资建设、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支撑保障等方面设计论证指标体系。既容纳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各阶段共性与个性特征,又突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正确“三观”的指向,充分发挥指标体系建设的指导作用。 七是共育未来,助力学生成长。学院通过不同学段教学观摩、“金课”展示等活动,提升教师育人水平,选聘骨干教师进行专题讲座、课堂授课、指导专业实习。学生获浙江省第十八届“挑战杯”红色赛道银奖1项、主赛道铜奖1项;大学生创新创业国家级别立项1项,省级立项3项;获2024年度浙江省高校思政微课大赛学生组二等奖。 (本文系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常规课题[课题编号:23CCG08]、浙江省普通高校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党建研究专项课题[课题编号:2024DJY057]阶段性成果) (季岐卫 尹怀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