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建立以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近年来受到世界多个国家重视。非洲谚语说:“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举全村之力。”美国学者爱普斯坦等人的交叠影响域理论认为,学校、家庭、社区是儿童学习和发展的三大影响域,三者对儿童的教育和发展产生叠加影响。儿童和青少年教育需要家校社齐心合力,尤其需要得到社区政府、资源单位和社区居民的支持。在西方国家,社区作为三权分立政治制度下的最小行政单位,强化其在协同育人中的功能,使其成为教育重要“合伙人”,已成为共识和行动。 着眼社区协同育人的制度建构 社区协同育人需要教育部门在政府支持下与相关部门和社会资源单位协调联动,因而制度建构十分关键。 政府立法支持社区协同育人。在西方国家,社区与选举制度关联度很高,因此,各类政府官员对社区功能高度重视,教育功能也不例外。多个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推进建立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2002年,美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规定,社区应当建立一些供儿童在课后活动的安全场所、家庭作业中心,并提供辅导服务。此外,还应提供具有文化性、娱乐性、教育性的机会和服务。该法案还鼓励社区以公立学校为基础整合社区内资源,为社区全体成员提供教育服务,以提高社区成员素质。澳大利亚《2013年教育法案》明确要求设立“家庭、学校和社区合作局”。政府还通过制定《家长参与实施指南》、《家校合作框架》等指导性文件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提供实施建议和资源。瑞典重视面向社区的中小学课后服务,先后颁布了《教育法》、《中小学、学前班和课后活动中心课程大纲》等,将依托于社区的学生课后活动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使社区能够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作用。芬兰颁布《初等和中等教育法》等法律对家校社协同育人予以明确规定,强调学校在学生的教育和实践中应与社区紧密合作,共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社区监管学校,参与协同育人。在北欧,从幼儿园至初中阶段的教育都在社区管辖范围内。以丹麦为例,丹麦的小学和初中教育由地方当局管理,这意味着社区在学校的监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地方当局负责学校的日常运营和教学质量,确保学校设施的维护和更新。在日本,中小学的设置管理是地方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东京都官员井上介绍:“像葛饰区就被分为56个小学学区、24个中学学区,江户川区则有73个小学学区、39个中学学区。社区的中心范围多集中在校区周围,社区的不少活动都与学校有关,从一定程度上说,学校就是社区活动的中心。” 扩大社区协同育人的资源联通 社区协同育人需要以学校为主体建立教育共同体,通过各类育人资源联通,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课后服务等提供全方位的条件保障。 西方教育界将儿童走进社区与成人互动,视作对儿童的社会性投资。社区丰富的公共文化设施是青少年教育实践的平台,学校开门办学,鼓励学生走进社区,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家长和教师坚信,与其他儿童相比,那些能够去动物园、公园玩耍,去博物馆、图书馆、企业大厦参观的儿童,在应对数学、科学、社会、语言等科目时,会有更为优异的表现。 为此,西方国家中小学教育重视与社区资源的联通,每学期都会制定较为详细的校外游学和社会实践计划。作为公共服务平台的社会资源,主要包括科普类(如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天文馆、气象馆等)、文娱体育类(如演艺中心、剧院、电影院、体育场馆等)、文旅休闲类(如森林公园、海洋公园、动物园、植物园等)、综合类(如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青少年宫等)四大类,资源单位均以协同育人为己任。 法国博物馆和科技馆通过设立专门的教育部门为青少年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位于法国巴黎东北部的拉·维莱特公园内的科学和工业城,设有面向青少年的“维莱特班”,许多中小学会将整个班级搬到科学城,利用博物馆的知识、设备和实物资源,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完成科学小实验。 英国伦敦自然史博物馆是欧洲最大的自然史博物馆,既是亲子游的好去处,也是青少年科普、研学和增长见识的理想之地。牛津大学拥有多个博物馆和艺术画廊,均对公众免费开放,每年还会面向儿童和青少年举办各种形式的知识讲座。 丰富社区协同育人的人员构成 除了各级政府重视,完善制度保障,协同育人也有赖于社区居民支持。在社区参与协同育人的实际操作上,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学校邀请家长、社区的社团组织和专业人士、行家里手进校参与互动;二是学校联手社区,组织家长、学生到社区研学实践。 在发达国家,中小学均有类似于家委会的组织存在。如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家长公民协会(PCA)、加拿大的家长咨询委员会(PAC)、美国的“家长教师协会”(PTA)等。尽管称呼有别,各有特点,权责不一,但其黏合家庭、学校与社区,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协同育人的目标是一致的。 非营利性组织、企业、志愿者积极参与协同育人是西方社区的一大特点。全美家长教师协会(PTA)是美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家长教师联合组织。其宗旨包括提高儿童青少年在家庭、学校及社区中的福利,为他们争取法律保障。通过纵向三级组织结构(国家—州—地方),全美家长教师协会向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提供决策服务,促进家校社之间的互动和社会资源单位的联动。 芬兰最大的非营利性儿童和家庭福利机构曼纳海姆儿童福利联盟(MLCW),在地方政府等的帮助下,将新手妈妈和经验型妈妈组织起来,形成庞大的家长社群,就家校社协同育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并分享相关经验。这项活动最早开始于1970年的瑞典,到2000年开始推广到北欧其他国家。 政府主导改善社区贫困家庭教育环境 确保全纳和公平的优质教育,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缩小教育差距、对弱势群体进行帮扶,也是西方多个国家改善社区贫困家庭育人环境的主要方向。 英国将关注贫困家庭和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列为重要内容。英国的中小学重视与社区公共服务机构的联系合作,鼓励弱势处境的学生走进社区,通过自身实践增强社会责任,培养未来进入社会的抗挫折能力。2024年冬季临近,英国数百万弱势群体面临能源价格上涨和福利削减的双重压力,英国工党为此提出一揽子改革计划,以帮助社区低收入阶层改善生活条件,减少和缓解儿童贫困,终结食品银行这一“道德创伤”。 为弘扬奥运精神,法国国民教育部与法国高等教育部于2017年联合推出了针对大中小学的“2024一代”认证学校挂牌项目。自2021年起,法国巴黎大区的许多特殊教育学校从这一认证项目中获益。获得“2024一代”认证的特殊教育学校,可以保障残疾青少年这一弱势群体参与体育锻炼的权利,帮助他们更好融入社区生活。 2024年初,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与各州达成共识,启动了德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教育计划之一——“起点机遇”计划。该计划于2024年8月1日正式启动,为期10年,总投入为200亿欧元,计划资助4000所学校,重点关注社区弱势儿童,其核心支柱包括基础设施和设备改善计划,以为中小学创造更有利的学习环境。 美国实施的“开端计划”被视作向低收入家庭等弱势群体提供服务的教育项目。该计划以联邦政府及州政府的资金投入为主,由受过培训的教师对家庭条件不佳的儿童提供免费的学前教育。实施过程中,一些贫困家庭的父母和少数民族家庭的家长也因为该项目获得工作机会。截至2022年,美国仍有1760万名流动儿童,其中42%生活在贫困线以下。2024年4月,美国国际开发署发布《美国政府国际基础教育战略2024—2029》,强调应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关注社区弱势家庭,使贫困儿童享有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 (作者单位系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