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县职业技术学校始创于1983年,是国家重点和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学校传承红色基因,弘扬 “崇礼尚勇,厚德图强”的平江精神,承担中职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任务。近年来,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对接,以高质量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成功探索出“五个进阶、五个共同、五个统一”职教新模式,为平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作出了卓越贡献。 打造“五个进阶” 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五个进阶”即开设一个专业、创办一个实体、培养一批师生、服务一个行业、助推一个产业。平江县职业技术学校持续优化专业(群)建设,主动对接乡村振兴战略部署, 建立专业(群)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发挥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的特点。 通过走访调研区域内行业企业,结合行业企业发展需求建设专业(群)。如现代农艺专业群:开设有食品加工工艺(辣条制作)、模具制造技术(食品机械加工)、电子商务 (休闲食品销售)、计算机应用(休闲食品包装设计)等专业,为配套学生实习实训成立了平江县职业技术学校创业孵化基地,引企入校,校企共建智能制造实训中心,以湖南省楚怡工坊为平台,为区域内中小微企业定向培养德技并修、助力乡村振兴所需的休闲食品和机械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人才,并鼓励和引导学生本地就业。 学校优化调整专业(群)方向,做到专业(群)建设与地方特色产业集群同规划、同发展,形成双向支撑,成功获批成为湖南省职业教育“楚怡”行动改扩建项目首批建设校、湖南省楚怡优质中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单位,模具制造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获湖南省教育部门认定为省级专业教学团队,天岳楚怡工坊获湖南省教育部门立项建设省级楚怡工坊。 落实“五个共同” 提升产教融合新高度 “五个共同”即共建专业、共定人培方案、共研课程教材、共育师资队伍、共施教育教学。平江县职业技术学校主动对接区域内优势企业构建融合型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共同体,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培育、研学实践、技能培训、社会服务、技术攻关等方面开展多层次的合作,促进城乡职业教育多元要素的正向有序流动和全方位共享合作。 以辣条产业为例,平江县被称为“中国辣条之乡”,年产值600余亿元。校企合作开设了辣条专业班,与企业共建食品工程实训中心和湖南省辣条制作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站,学生通过校企共同培养,对照岗位开展理论学习、跟岗实践、安排就业,实现企业、学校、学生多方共赢。学制周期内分职业意识培养、岗位能力训练、综合能力实践三个阶段实施。 通过专业设置与行业岗位切合、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契合、学业评价与技能鉴定结合、技能竞赛与就业能力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融合。创新产教融合机制提升了教学改革成效,已培育省级教学名师2名,获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主编参编并出版教材4本、编写校本教材6本、发表CSCD论文2篇,主持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资助课题1项、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4项,建设省级精品课程6门,辣条制作与辣条胚料生产两项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通过了湖南省人社部门审核并发布。学校已成为平江食品行业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凸显,被多家主流媒体专题报道。 联动“五个统一” 展现社会服务新担当 “五个统一”即任务统一分配、工作统一部署、资金统一安排、目标统一考核、评价统一标准。平江县职业技术学校推行实训教学企业化、实体化、实战化,依托平江县公共实训基地,牵头整合各部门培训资源,统筹使用培训资金、统筹安排培训项目、统一制定培训计划。建立师资库,设定公共实训基地职业技能培训教师从业条件,制定培养计划,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充实师资队伍。加速职业技能等级考评体系建设,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考评机制,提升考评员队伍素养,加强考评过程监管,严格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为乡村振兴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能型人才。 学校通过构建起协同育训新模式,社会服务取得较为显著的工作成效。自2010年起,先后承担农业农村、人社等主管部门的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岗前培训、岗位培训等培训项目,年培训超过8000人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专项课题省级重点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中职学校服务区域产业链优化专业群建设的研究”[项目编号:ZJ234378]和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乡村振兴视域下中职语文跨学科培育模式构建”[项目编号:ZJGB2023548]阶段性成果) (苏瞧忠 黄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