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注重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不断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算法技术已深度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对他们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当前,将大学生价值观塑造与算法技术有机结合,有效应对“算法风险”带来的干扰,提升大学生价值观塑造的实效性,已成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题。 以育人属性赋予算法技术教育性。算法技术将知识转化为抽象符号的形式,导致知识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启示被技术逻辑所削弱乃至掩盖,难以触发知识、思想与灵魂之间的深刻共鸣,进而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塑造的成效。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目标指引下,大学生价值观塑造应始终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提升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引导他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这些深刻的人文体验和价值引领,都是算法技术无法替代的。 高校应聚焦育人目标,以育人属性赋予算法技术教育性,从而克服算法以工具理性取代价值理性的技术弊端,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深度融合,由此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与教育场域,建立起全方位、全时段、全周期的立体化教育生态,为大学生价值观塑造赋能增效。同时,算法技术作为推动大学生价值观塑造创新发展的媒介,能够通过人机互动,真实、全面且科学地反映大学生的行为与思想动态,对于精准把握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及提升大学生价值观塑造的针对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以人文关怀弱化算法技术工具性。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本质上是对人的培养工作。它建立在“现实的人”的基础之上,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充满实践性的活动,蕴含教书育人的深刻规律,并富有情感交流的特点。相比之下,算法技术所采用的符号化评估标准则显得冷漠、缺乏人情味。在塑造大学生价值观的过程中,如果过度依赖算法技术,夸大其作用而忽视了人的主体地位,可能会让人陷入由算法技术构建的“信息茧房”之中。因此,对于所有基于算法技术形成的观点,都应该进行深入的验证,而不能盲目地加以应用。在享受算法技术所带来的便利时,高校应当保持对算法的审慎态度,避免简单地将人才培养过程与数字化的结论画等号。同时,还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字内容之中,以确保算法可能产生的思维偏见能够得到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和纠正。 随着教育向智能化方向发展,高校应更尊重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规律,教育并引导他们在算法构建的复杂世界中辨别美丑、坚定信念、领悟人生的价值、构筑精神家园,不断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本质属性。 以主流价值增强算法技术价值性。从实际情况来看,“流量吸金”的资本逐利现象屡见不鲜,主要原因在于算法技术作为一种社会性产物,不仅承载着特定的价值取向,还反映了算法设计者的意图。在市场、资本及利润等多重社会性因素的驱动下,往往会形成以盈利为主导的资本逻辑。 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必须在价值观塑造的过程中坚定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有责任教育并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看待现实问题,学会辩证认识和理性分析,明辨大是大非、真假黑白,在批判社会假恶丑现象的过程中弘扬真善美。 因此,高校应当深度融合算法技术的优势与正确的价值导向,以提升算法技术的价值内涵。需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数据筛选、模型构建、场景模拟、验证分析及内容推送等各个环节,既要充分发挥算法技术的优势,又要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并柔化数字化的评判标准。如果让数字标准遮蔽了教育伦理的光芒,那无疑等同于背离了“以梦想照亮现实”的育人初衷。 算法技术犹如一把“双刃剑”,其能否被更好地利用,关键在于人如何驾驭,而非技术本身。在塑造大学生价值观的过程中,要确保算法能够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就必须借助算法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教育意蕴和社会价值,通过技术的力量为大学生价值观塑造注入新的动力。 (作者单位分别系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3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23XC0404]、四川省教育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CJWSZ23-05]阶段性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