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6 星期五
广州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数字赋能 构筑智慧思政新景
吴荷

  在数字化浪潮中,智慧教育为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广州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顺应时代潮流,以数字赋能为引擎,探索构筑智慧思政新景,为提升思政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开辟了新路径。

  数字赋能,开启思政教育新征程

  (一)搭建智慧教学平台,拓展思政课堂边界

  广州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了集教学资源共享、在线教学互动、学习效果评价于一体的智慧教学平台。该平台汇聚了丰富的思政教学资源,包括经典著作、专家讲座视频、案例分析库等,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在线教学模块,教师可以开展直播授课、线上讨论、作业布置与批改等教学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思政课堂延伸到校园之外。例如,在讲解“爱国主义”这一主题时,教师通过平台展示历史影像资料、英雄人物事迹,引导学生进行线上讨论,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同时,平台的学习效果评价系统能够实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运用“学习通”平台,增强思政教育体验感

  “学习通”平台为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线上资源和灵活的互动方式。学院依托该平台构建了一系列线上思政课程,推动思政教育以更贴近学生的方式开展。在“红色文化体验”课程中,教师通过推送历史文献、影像资料和音频档案,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革命历史,感知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坚定理想信念。学生可以在平台上收听老一辈革命家的讲话录音,阅读珍贵的文献资料,并通过线上情境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加深对重要历史事件的思考与理解。这种依托多媒体资源与线上交互功能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革命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增强了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三)借助大数据分析,开展精准思政教育

  大数据分析技术为思政教育提供了精准的决策依据。学院通过收集学生在学习平台上的行为数据,如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参与讨论情况等,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兴趣爱好和思想动态。根据分析结果,教师为不同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思政教育方案。对于对理论学习感兴趣的学生,教师推荐更多的学术著作和研讨活动;对于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学生,教师引导他们参与相关的社会实践和调研活动。

  智慧思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培养创新思维,提升综合素质

  数字赋能的智慧思政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智慧教学平台上,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学科的知识和观点,拓宽视野,激发创新灵感。通过参与线上讨论和项目实践,学生能够锻炼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社会热点问题分析与解决”课程中,学生需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种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增强社会责任感,塑造正确价值观

  智慧思政教育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他人,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参与线上志愿服务活动、社会调研等,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社会现实,体会到自己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和使命。在“乡村振兴调研”活动中,学生深入农村地区,了解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农民的生活需求,为乡村振兴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方案。这种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所学知识的价值,激发了他们为社会作贡献的热情。

  (三)促进身心健康,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广州体育学院作为一所体育院校,始终高度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育人工作有机融合,通过开展定期心理咨询服务、设置心理健康常规课程等途径,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与辅导。学生可通过面对面咨询、班级心理委员反馈等方式表达心理诉求,获得专业教师的耐心解答与帮助。同时,学院积极组织各类线下心理健康活动,如专题讲座、团体拓展训练等,协助学生缓解压力,提升心理适应能力。此外,学院还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通过组织多样体育活动、开设常规体育课程及实施运动打卡计划,引导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培养运动习惯,全面推动学生身心协调发展。

  广州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数字赋能,构筑了智慧思政新景,拓展了思政课堂边界,增强了思政教育体验感,实现了精准思政。智慧思政教育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社会责任感和健康意识。未来,学院将通过不断努力和创新,推动思政教育数字化建设迈向新的高度,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书写新的篇章。

  (吴荷)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