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9 星期五
河南大学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部
思政引领 数智赋能 打造课程思政新样态
河南大学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部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 丁志伟

  在教育信息化与人工智能(AI)技术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河南大学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部立足学科前沿,创新构建了以思政引领为内核、以数智赋能为驱动的“STEP”(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实践[Practice])育人新模式,通过科技、工程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打造了具有地理学特色的课程思政体系,为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地理学人才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案。

  AI助力、数智赋能与思政育人

  学部将AI技术有机融入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高水平打造“地理学重点AI课程群、地理科学与师范教育类AI课程群、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课程群、区域特色地理AI课程群”四大AI课程群,通过智能化的课程思政图谱实现多维度思政要素的融会贯通。打造地理学AI智慧教学中心,依托思政育人模块打破线上线下教学壁垒,构建集“课内知识思政、课后研学思政、科研训练思政、野外实习与研学思政、场景式育人思政”于一体的全链条思政体系。

  “城市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重点建设课程。在课程负责人的带领下,课程将知识学习、科研实践与课程思政融为一体,形成“1—3—4—6—10”的特色思政体系,即以1项民生福祉为核心,融合3类教学模式,提升4个思政维度,运用6种教学方法,凝练10个示范案例。课程通过知识图谱可视化技术,将思政元素自然嵌入专业知识网络,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精准学习路径。例如,课程结合中部崛起战略解析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地理要素,既深化了学生的专业认知,又培养了学生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使命担当,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

  研学设计、场景营造与精神育人

  学部立足河南省红色文化资源,依托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空间基准全国重点实验室、环境与规划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科研平台,聚焦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科学家精神,开展现代地理学科场景式育人新模式探索,建设“桐花苑”“景兰苑”,开辟场景育人新阵地,精心打造百年地理学科“心”品牌。

  在“桐花苑”场景育人方面,学部聚焦“焦桐经济与产业振兴”“焦桐生态与美丽乡村”“焦桐监测与科研育人”“焦桐故事与文艺创作”等主题进行研究,形成教学、科研、实践一体化的校地协同育人模式。在“景兰苑”场景育人方面,学部以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科学家精神为主题进行场景式、沉浸式、研创式教学体系探索,形成“讲桐树下的故事·做桐树下追梦人”等品牌活动;在精神传承方面,围绕“景兰教学与课程创新”“景兰科研与精神育人”“景兰研学与实践讲解”“景兰故事与思政育人”“景兰讲坛与征文活动”等研究,探索科学家精神引领下的现代地理学场景育人新模式。学部举办“4·22世界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等活动,使学生不仅深入了解了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变迁、地理地貌特征,还通过与当地文化学者、环保专家交流,深刻领会了黄河文化团结奋进、坚韧不拔的内涵,有效培养了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增强研究生对地理学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课程示范、专业提质与文化育人

  学部以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提升研究生课程质量。“基于虚拟仿真的历史文化名城空间结构演化——以开封市为例”项目获批河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重点项目,“城市区域可持续发展”获批河南省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走近中原”教学设计获得河南省“中原文化”主题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二等奖。

  学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专业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地理科学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党建+业务”双融双促机制,定期举办课程思政与专业建设研讨会,推动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地理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持续提质升级。地理学科作为河南省重点支持的“双一流”建设倍增学科,在国家教育部门第四轮、第五轮学科评估中稳居“B+”行列,在2024年河南省28个冲峰学科考核评估中位列第4。

  学部通过深度挖掘中原城市发展历史与文化特质,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感悟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切实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

  “三合联动”、“STEP”一体与实践育人

  学部立足河南大学“2+2”学分制改革契机,创新提出理工结合、科教融合、校地联合的“三合联动”实践模式,强化地理科学、地理技术、地理工程、地理实践的深度融合,实现“STEP”一体发展,推动理论教学、技术训练、工程应用与实践创新的无缝衔接。在此基础上,改革方案以“三合一体”教育教学改革为抓手,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创新的有机衔接:通过理工结合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地理学与数学、计算机等学科的交叉融合;通过科教融合强化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既懂理论又善实操的复合型人才;通过校地联合拓展实践平台,与地方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企业共建实习基地,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提升解决复杂地理问题的能力。

  在“三合联动”、“STEP”一体的主线引领下,学部通过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虚拟仿真与真实实验相结合、规划实践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研学探索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等方法,打通课程思政改革的堵点,直击课程思政改革的痛点,破解课程思政改革的难点,在“学而有思、项目带动、研学思政、对接国际”等方面取得显著育人成效:获批2024年度“数字中国”国家级别研究生主题案例项目、教育部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等一批教学研究项目,荣获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河南省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河南省教育数字化创新应用大赛一等奖等奖项,指导学生获得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自然资源科技作品大赛一等奖等奖项,为思政引领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案例支撑。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开启新征程。未来,河南大学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部将继续深化课程思政改革,不断完善“STEP”育人模式,以更高水平的课程思政建设、更丰富的场景育人活动、更出色的专业发展成果,培养出更多兼具家国情怀、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地理学人才。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征程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为地理学科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河南大学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部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 丁志伟)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