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双重驱动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对涉农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淮阴工学院自1964年开始培养涉农人才,2000年兴办涉农本科专业。目前,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设有农学、园艺、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及生物工程等涉农本科专业,涵盖农学和工学两个门类。近10年来,学院涉农专业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按照“工农交叉,以工促农,工农复合”的思路,通过全链耦合、工农复合、产教融合、对接产业和跨界交叉融合等举措,重构农业人才培养体系,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全链耦合 贯通涉农专业人才培养链 学院立足涉农类专业,打破学科界限,贯通农学类与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拓展各专业的服务面向,将农学专业群人才培养向下游延伸至食品加工与安全,食品专业群人才培养向上游延伸至种养殖源头,培养具有绿色健康理念,精通专业知识,知晓全产业链发展需求和相关知识,具备跨界整合与知识融合能力,具有知农、爱农、为农情怀的新型农业人才。 工农复合 重构涉农专业课程体系 为培养具有开阔视野的农业人才,学院构建农食贯通的人才培养链,推进工农深度交叉复合,重构各专业课程体系。在通识课中设置“大国三农”“大国工匠”等6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农业情怀和工匠精神,增强学生对农业事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在基础课程中设置“应用食品化学”等4门公共选修课程,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专业课程中设置“现代农业导论”等4门公共选修课程,使学生全面了解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在专业任选课中设置8学分选修课,由食品类和农学类专业互选完成,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促进工农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在实践课中设置“葡萄酒酿造”等4门公共选修课程,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此外,学院还将生物技术、机械装备、大数据和物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植入传统专业课程教学,构建了覆盖全产业链的全新课程体系,强化了学科专业间的关联性、相融性和互补性,延展各专业人才培养链。 产教融合 搭建协同培养大平台 为进一步提升农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学院积极加强校政、校企和校所的紧密合作,与淮安国家农业科技园、江苏省农垦集团、淮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30多家单位共同组建了政产学研协同育人大平台——农垦学院。该平台汇聚各方优势资源,设置作物遗传育种、作物绿色生产、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食品加工与资源利用等8个实践教学中心,涵盖“从农田到餐桌”全产业链,构建工农交叉人才培养链。通过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学生不仅能接受到系统的理论教育,还能参与到实际生产实践中去,接触新的农业技术和研究成果,了解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同时,企业也能够通过合作,获得优秀人才支持和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实现产学研共赢。在平台建设与运行过程中,师资团队不断提升工程实践能力,打造了一批以农业产业基地主任、农业科技特派员等为主体,具备跨界整合与知识融合能力的产业教师。协同培养平台的搭建,提升了农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为区域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跨界交叉融合 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创新实践能力是新型农业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为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学院贯通农食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与创新训练,设计涵盖工农产业的创新创业训练课题,混编农食指导教师团队和学生创新训练团队,推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深度融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团队合作、跨界创新和工农融合,学生形成了一批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创新成果。其中,“蜜桃酿酒技术及应用”等科技创新实践项目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铜奖和“挑战杯”国赛金奖等。这些创新成果不仅展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还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 通过全链耦合、工农复合、产教融合、对接产业和跨界交叉融合等举措,学院成功构建了新型农业人才培养体系。这一体系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王云鹏 朱永江 黄志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