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轻工大学创建于1951年,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是全国较早培养粮食行业专门人才的学校,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与湖北省政府部门重点共建高校、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湖北省首批本科招生高校,2024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结合行业特点和学科特色,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坚持“大思政课”链路贯通,推进思政教育管理机制一体化 学校党委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自觉担起主体责任。明确“大思政课”建设“一把手工程”定位,建立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各学院协同配合的“大思政课”建设工作格局。认真贯彻落实“推动建立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抓思政课机制”工作要求,学校印发《武汉轻工大学校领导带头抓思政课方案》,实现校领导班子“四个一”,即每一位校领导都联系思政课教师、每一位校领导都讲思政课、学校党委常委会每学期都有一次研究思政课建设专题会、学校党委书记讲授每学期第一堂思政课。通过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学校党委在管理机制上贯通学校思政教育各环节,把主体责任落实落细落地。 坚持“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推进思政教育课程建设一体化 学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坚持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异课同构、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学校构建“课程—专业—学科”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专业思政和学科思政等系列活动,聚焦学校“大食品、大营养、大健康”学科特色,打造思政“金课”“品味中国”,邀请不同学科专家、党政领导、全国道德模范、企业家等讲思政课,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育人,构建思政课与专业课共教、共研、共建、共享、共育的深度融合机制,营造“思政课课课有专业,专业课课课有思政,学科引领靠思政”的良好氛围,把“大思政课”建设纳入“大课程、大专业、大学科”的一体化工作格局。 坚持“大思政课”时空联动,推进思政教育教学场域一体化 学校深刻领会“大思政课”之“大”,坚持“大思政课”时空联动,把思政课置于广阔的教学场域,创新思政课堂形式。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师生行走在“武钢一号高炉”等“大思政课”实践基地,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开展“场馆里的思政课”,走进学校首批湖北省“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中国油脂博物馆”,以学校行业特色文化育人;深化“思政实践课‘12345’模式”,引导青年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将思政课讲在祖国大地上;以数字技术赋能思政课,新建“大思政课”教学虚拟体验中心,打破时空限制,打造沉浸式、情境式、交互式思政育人新模式,拓展思政教育一体化新场域。 坚持“大思政课”同频共振,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学校发挥学科和区位优势,利用武汉市东西湖区农垦文化资源,依托学校的湖北省示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地和省级教学团队优势,深入推进具有地域特色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构建横向贯通、纵向衔接的“粮廉文化”思政教育体系。2023年,学校获评湖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综合改革示范校。学校党委书记王立兵担任共同体建设牵头单位负责人,东西湖区委宣传部门和教育部门等10家共同体成员单位相关领导“挂图作战”、通力合作,依据“共建、共治、共享、共学、共研、共教”的思路,牵头打造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课程“立小我融大我——我与新时代共奋进”获得湖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教学展示特等奖,为深化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黄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