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1 星期一
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培养翻译人才 讲好中国故事

  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自办学至今,已走过45年的发展历程,学院开设英语、商务英语、日语3个本科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精通翻译技能、能够讲好中国故事的翻译人才。

  近年来,学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入手,深入推进商务和文化领域的翻译人才培养,取得了优异成绩,获批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省样板支部培育建设点以及江苏省女大学生创业就业实践基地等。

  实践育人

  培养国际商务翻译传播人才

  在国际商务翻译传播领域,学院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学生国际商务翻译传播实践能力。为深化产教融合,学院积极寻求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与常州市国际交流中心、策马翻译(集团)等多家单位携手,共建了数十家“五合一”实践基地(实习实训与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教师研修基地、校外导师来源基地、学生就业基地),通过“角色互换、岗位互聘”的校企双向交流机制,打造了一支“能引领产业发展、懂专业教学、会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水平、高素质教师队伍。目前,学院“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已达到67.1%。近年来,教师发表相关教研论文50余篇,加强产教融合理论探索和经验总结,有效促进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

  学院依托数字商贸语言智能产业学院,培养商务翻译人才,构建政行企校协同育人共同体。学院师生长期为常州市武进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等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口译笔译及商贸语言服务,积极参加江苏—欧盟绿色建材对接会在线翻译志愿服务实践工作。近5年,学院组织师生为当地提供51项语言服务,每年有200余名学生参与合作基地的实践活动。

  学院通过创新创业项目将国际商务翻译传播实践成果转化为学术成果,获批国家级别、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共36项。学院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RWS杯”大学生科技翻译大赛、江苏省“阿拉丁杯”翻译配音公益大赛等各类学科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学生累计获得省级以上翻译类比赛奖项和翻译职业资格证书300余项。

  以文化人

  培养文化教育翻译传播人才

  在文化教育翻译传播领域,学院以“语通中外、涵养国际传播能力”为目标,以文化人,着力培养具备国际视野、能够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教育翻译传播人才。学院围绕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建设,构建系统化的语言教学体系,通过“语言基础+翻译技能+文化传播”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根据英语、日语等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挖掘专业知识体系中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拓展课程广度和深度,力求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的外语语言技能的同时,也精通跨文化翻译传播技能。

  培养文化教育翻译传播人才的根基是铸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近年来,学院紧盯特色鲜明的一流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任务,加大内培外引力度,按计划、分批次派出教师外出访学、进修、攻读学位,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目前,学院拥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已达到32.9%,2名博士荣获省级人才称号。近几年来,学院获批国家社科、江苏省社科和教育部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0余项,主编教材5部,立项建设省级重点教材1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4门课程入选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有效促进人才培养提质增效。此外,为了更好地契合时代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学院结合常州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需求,开设“江南文化翻译”“旅游翻译”等课程,将外语教学与地方文化翻译传播相结合,培养复合型的跨界人才。这一模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也为地方文化翻译传播和文旅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学院充分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能,将培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国际化翻译人才作为重要使命。学院通过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掐丝珐琅、常州市景区外语译介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培养语通中外的话语主体。学生通过参与政府部门的对外宣传等文化教育翻译传播活动,既提升了语言应用能力,还展现了常工外院学子的专业素养。

  奋进新时代,阔步新征程。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将进一步秉承“教会学成、守正有为”的校训,以加强师资建设为抓手,继续深耕翻译传播人才培养领域,推动国际商务翻译传播和文化教育翻译传播齐头并进,不断提升学院的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培养能讲好中国故事的翻译人才。

  (施云波 杨柳 于乐育 毛艳文)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高校新风 07培养翻译人才 讲好中国故事 2024-10-21 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2 2024年10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