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4 星期一
知来处方能成长 创未来有始有终
——成都市锦官城小学博物馆文化课程建设与实践探索

  成都市锦官城小学坐落在西蜀盆地羊子山古祭祀台旁,享有得天独厚的博物馆资源和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被喻为“一所坐落在博物馆里的学校”。建校20年来,学校尝试将博物馆资源引入校园和课堂,以博物馆文化为核心,以创新的教育理念推进校内博物馆实践,打造博物馆文化教育生态系统,为孩子们开启一扇通往知识宝库的大门。学校博物馆文化课程先后经历了馆校合作课程开发和研学的1.0时代、学校主导建馆和开发校本课程的2.0时代以及学生主导建馆和课程开发的3.0时代。

  课程构建,融合历史文化与现代课堂

  引入“博物馆文化”教育理念之后,锦官城小学先后修建了拓片、钱币、师生书画、不羁巢等校内特色博物馆,2023年初又建成学生自主设计施工的汉字博物馆,逐步实现了博物馆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

  同时,学校结合博物馆文化,以具有地域特色的学校课程架构为基础,以“时空漫游”为思路,以“唤醒、整合、转化、建构”四个关键词为脉络,精心设计跨越时空、与国家育人方向紧密相连的博物馆文化课程体系,深化课程改革,通过跨学科整合,将历史长河与现代课堂紧密相连,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穿越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一边探寻古代文明,一边感受数学的逻辑之美、文学的情感之深、艺术的形态之妙、科学的发展之趣。

  在课程建构中,学校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从历史史料中提取有价值的文化元素,将富有意义的历史碎片与多样化的文化资源整合成系统性文化资源,将历史、艺术、科学等不同领域中的知识和文化资源相融合,生成多维度、跨学科的教育体系,并进一步挖掘文化资源的深层价值,寻找其与现代社会的联系点,设计富有吸引力和教育意义的教学方案,对文化资源进行转化,使其成为生动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场景,不仅与现代教育理念相契合,更能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便于学生掌握和理解,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引导学生全面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唤醒并激活学生的内在潜能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兴趣和理解,最终构成连贯性的文化课程体系。

  例如,学生通过研究古代钱币和现代钱币的对比,深刻理解钱币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学习和了解材料学、工艺学、美学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在模拟的历史场景中扮演角色,进行沉浸式、体验式学习,将文化传承与精神塑造完美融合,促进学生不断探索,培养对文化的热爱,发展跨学科解决问题的思维,提升其能力,实现自由而全面的人格发展。

  这套博物馆文化课程体系将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为核心任务,通过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唤醒和盘活了博物馆文化资源,包括但不限于古老的文物、艺术品、文献和知识等,实现了文化和教育的深度融合;通过博物馆展示和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和历史对话、与先人交流,在沉浸式体验中直观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艺术和生活方式,唤起学生对文化根源的认同感、对文化遗产的尊重感、对文化创新的责任感。

  课程还积极吸纳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的新成果,确保教育的时效性和前瞻性,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以及适应未来社会挑战的综合能力。

  课程实施,重实践探索学用相结合

  博物馆文化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学校从知识、情感、价值观、文化认同等层面,深度建构以体验为核心的课程实施,打造充满探索和发现的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全面深入的文化体验和多元丰富的学习体验;强调学习内容和实际问题紧密联系,根据真实问题需求组织学习内容,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需求,使学习的过程更具有目的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将静态的文化遗产转化成动态的教育资源,使之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活教材。

  在课程实施中,形成了项目式和主题式两种主要的学习方式。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通过实践探索体验,直接和文化元素“对话”,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实现知识和技能、情感和态度的全面发展,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主题式学习中,学生围绕特定的文化主题,进行深入的实践探究,加深对文化知识的感悟和理解。同时,学校构建灵动性的学习场所,为学生提供充满互动与探索的实践环境,帮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

  结合课程体系,学校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实践模式,强调学用一体,即学习和实践同步进行。学校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实践活动,如博物馆研学、文化工作坊、学生深入参与博物馆自建等,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参与到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实际行动之中。学生直接参与和体验文化活动,在真实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成长,通过“用中学、做中学、创中学”获得真知。与此同时,学校创办了国学大讲堂——羊子山书院,延请国学大家和文化名流进校讲学,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塑造其道德观念,提升其文化素养。

  此外,在实践性学习活动和综合性体验活动中,学校还提倡“动口、动手、动脑、动情”“四动”教学法,将文化实践与育人目标紧密结合,实现知行合一、学思结合。

  课程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创新课程评价体系,紧紧围绕“唤醒、整合、转化、建构”四个环节,精确捕捉学生在博物馆文化课程中的表现,全面评估其认知和技能发展,尤其重视学生的情感发展、价值观形成及文化认同,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优化教学策略,推动博物馆文化课程向更高层次实施迈进。

  锦官城小学的教育成果产生了广泛影响,学校不仅在成都市成华区进行博物馆课程分享交流,还吸引广东省珠海市教育代表团、甘肃省庆阳市市级中小学骨干校长考察团等众多教育团队前来参观学习;市级课题“小学主题博物馆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也于2023年顺利结题,为博物馆课程的科学建设和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撑。

  博物馆作为知识宝库和文化载体,为教育者开启了全新视角,为学生搭建起一座座连接过去与现在、历史与未来、自我与他人的桥梁。锦官城小学将继续更新和完善博物馆文化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平台,充分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彭学明 庄玉 张敏)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改风采 08知来处方能成长 创未来有始有终 彭学明 庄玉 张敏2024-10-14 ——成都市锦官城小学博物馆文化课程建设与实践探索 2 2024年10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