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作为《可见的学习:最大程度地促进学习(教师版)》读书会的领读者,我和教师们走过了21天打卡共读之旅。 《可见的学习:最大程度地促进学习(教师版)》是新西兰学者约翰·哈蒂“可见的学习”系列中的一本,这是一本难啃的书。之所以推荐这本书,是因为“学习”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学校存在的重要理由。学生首先是为了“学习”而来到学校,教师“教”的目的也是为了学生的“学”,但作为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引领者,教师对“学习”是否都有真正深刻的理解?是否都具备了帮助每个孩子找到正确学习路径的能力?这从许许多多的学校仍然存在着大量厌学者、学习失败者上不难得出结论。正如安德烈∙焦尔当在《学习的本质》中所说:“学校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只有一百年出头的历史,它自始至终都没能让学生爱上学习,然而它的首要目标恰恰是引导学生愿意学习。”引导学生愿意学习,作为学习引导者的教师,只有具备了获知和理解学生如何学习的能力,才能真正为促进学生学习做些有价值的事情。在我看来,“可见的学习”系列正是这样一套可以为教师认识“学习”提供帮助的书。 传递“教师及其反馈的力量” 7月30日,中国教育报在线上启动了《可见的学习(教师版)》读书会,由我做一个关于阅读以及共读图书导读的分享。事后获知,共有7600多人参与了线上的分享活动,这个数字出乎我的意料,这样一本有相当阅读难度且不是太流行的专业书,能够吸引这么多教师参与,足以说明“学习”已经成为一线教师的关注焦点,也足以说明专业阅读的重要性已经逐渐成为教育界的共识,这个数字让我振奋,也让我对基础教育有了更多的信心。 我在2020年首次阅读“可见的学习”系列,最大的感悟就是每所学校都可以也应当为学习负责,当时写了一篇读后感《每所学校都可以为学习负责》,本次读书会和教师们一起再读其中之《可见的学习(教师版)》,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 众所周知,影响学习的因素有很多,天赋、环境、同伴、教师、课程、资源等,都会对学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那么,在不考虑天赋的情况下,什么因素会对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呢?这无疑是学习者和教育者最关切的问题。约翰·哈蒂对这一问题做了比较系统的回答。 哈蒂对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因素以定量研究的方式,通过对涉及52637项研究、数亿名学生和800多项元分析进行综合,最终从大量变量中提取出138个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因素,再将这些因素归入学生、家庭、学校、教师、课程和教学六大类之中加以比较和分析,得出在学校教育所有可控的变量中,教师是造成学生学业成就最大差异的来源。哈蒂相信,通过如此超大规模的数据采集研究,他和团队寻找到了隐藏在数据之中的教学密码,这个密码就是“认识你自己的影响力”。哈蒂宣称,他的“可见的学习”系列就是要传递“教师及其反馈的力量”。 教师和学生的双向奔赴 “认识你的影响力”,简言之就是教学者和学习者都要知道自己的影响力,从而为教和学负责。为此,教师要成为自己教学的学习者,而学生要成为自己学习的教学者。其实现的根本路径就是要让教和学的进程是“可见”的。 “可见”的教和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奔赴。首先,学生的学对教师是可见的,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以学生的视角来看待学习,见到学生学习进程中的起点和所处的位置、运用了什么样的学习策略、遭遇什么样的学习困境、抵达何种层次的学习目标,知道在何时给学生提供最合适的反馈和指导。教师只有真正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过程,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习,确保他们走在正确的学习道路上。其次,教师的教对学生是可见的,学生可以见到教学的全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明确地邀致学生参与整个课的流程,将目的和成功明确告诉学生,不厌其烦地检验学生是否知道了这些;教师对所有学生都会成功这点持乐观态度,尊重学生的错误、辛劳及进步。”学生知道在每节课的学习之旅中,教师要带领他们抵达何处,且在行程中能够收到及时的反馈和恰当的帮助,才会对“可以抵达”坚信不疑。 很显然,“可见”不仅仅是一种教学信念,更需要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淬炼的过程。教师意识到自己是学生学习成败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这是教师乐于不断反思教学、有勇气不断突破自己的根本动力。教师成为一个真诚的学习者,才能够始终充满教学热忱,才能够具备深刻的课程理解力,才能够不断提升教学技艺,才能够保持良好的课堂敏感度,从而抵达“可见”的教学境界。因此,哈蒂强调“杰出教师必须对课堂中起作用和不起作用的影响保持敏感”,教师只有成为自身影响力的评价者,才能够形成基于学习成败的证据反思教学、研究教学的良好职业习惯。 正因为提升教师质量是学习“可见”的关键事务,哈蒂给出了保证学校中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对学生学习和成就带来最大正向效应的“八大心智框架”,这些心智框架也为创造“内置可见的学习”的学校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心智的改变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哈蒂告诫,“内置可见的学习”的导入需要耗费时间,不能急于求成。“促进教师平稳地进展,而且这种进展对教师自身清晰可见,并很好地对待教师,那么教师就会体验到实现优秀表现所必需的情感、动机和领悟。他们出众的工作将对组织成功有所贡献,这么做的迷人之处在于:教师将会热爱自己的工作。”从学校管理层开始,邀致教师参与到“可见的学习”之旅中,让改变逐步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检查单、练习和案例,例如“可见的学习个人健康检查单”设置了这些问题——我积极参与教和学并对此充满热忱、我乐于并积极了解自我、我定期从学生那里寻求反馈、在我每日的备课单中我有各式各样的教学策略等,就是一个教师进行自我教学体检的很好的工具。这些实践性的内容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书中的理论,也能够帮助我们和书籍产生更好的联结,从书本回到自身的教学实践、回到自我的认知,借助阅读更好地发现和探寻自我,从而真正提升自我。同时,作者还从学校层面提出了推广和实践“可见的学习”理念的建议。这些建议包括建立学习共同体、鼓励教师合作与交流、开展教学研究与改进等,有助于我们在学校内实施“可见的学习”的实践行动。 哈蒂在《可见的学习:对800多项关于学业成就的元分析的综合报告》一书中强调:“学校教育当然有许多成果,比如态度、身体素质、归属感、尊重、公民意识、对学习的热爱,但本书聚焦于学生的学业成就,这就划清了本研究的边界。”记住这点,在阅读《可见的学习(教师版)》中同样非常重要,本书强调学业成就的重要性,但绝不是因此否认教育除了学业以外,还有着其他甚至更为重要的功能和价值。事实上,学校的诸多培养目标是相互起作用的,学业并不能孤立其中。哈蒂对此是有清醒认识的,书中所谓“灵慧的教师”就是能够在方方面面影响学生的教师,而不是只会帮助学生学业提升的教师。 从阅读回到实践现场 21天的读书会,我为教师们的钻研精神和不耻下问所感动,更为教师们面对一本难啃的专业书所表现出来的执着动容。阅读群里教师们勇于抛出个人阅读中的困惑,我的两位助手——厦门熹海高级中学的贾维老师、海沧东孚中学的林锦方老师都快速回应,群里很多教师也积极地参与讨论,真诚地肯定和鼓励发言者,真正展现了共读的魅力。 如网名“剑君”的教师提问:“今天在阅读到专家型教师的五个维度和教学检查中教师专业发展的五个项目时,本能地尝试去互相对照,感觉这五个点并不是完全对应的,还有后面五个维度上对专家型教师与经验型教师进行对比时,好像也只是从引导学生学到所需的表层知识和深层知识这一个维度上进行对比,其他四个维度上并没有详细的比较,对图3.1在理解上有困难,恳请孙老师解惑。”贾维老师很快给出了自己的意见:“个人理解,专家型教师五个维度与专业发展五个维度的对比,以及对专家型教师和经验型教师的论述大体是一致的,如,知识深厚对应增进教师对所教学科深层理解……”我也在群里回应:“赞同贾维老师的理解,P29‘灵慧和热忱的教学检查单’呈现的是一所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项目,旨在从‘增进教师对所教学科的深层理解’等五个方面来帮助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属于操作层面的项目描述,与作者所述专家型教师的五个主要维度自然有所不同,二者并非一一对应关系,但综合起来看,本质上还是一样的。P33图3.1呈现的是专家型教师和经验型教师在五个维度具体指标上的差异效应量,可以直观看出,专家型教师在这些维度上的表现都要远高于经验型教师。” 网名“聪儿”的教师提问:“成就越高的教师设置的任务挑战性越大,他们对境脉也有更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在表层水平学业成果方面,专家型教师和经验型教师所教班级的差异很小,但是在表层和深层理解的比例上有显著差异。这段话中‘境脉’怎么理解,昨天做题时就想请问孙老师不敢问,今天还是提出来想弄明白。”林锦方老师提供了自己的理解:“境脉应该是两个词,即‘情境’和‘脉络’。境脉教学是指情境加脉络的教学,情境包括问境、语境和情境三个方面,让学生们在情境学习中产生脉络,通过脉络让学习真实发生,个人理解,可以探讨。”我也参与了讨论:“境脉一词可以从情境和脉络两个方面来理解把握,但它是一个整体,课堂境脉包含课堂的物理环境、人文环境、师生互动、教学进程以及各种课堂要素的关联和交互。”共读群里的讨论并不局限在文本的理解交流上,还延伸到教师专业发展的其他方面,如有的教师针对书中提出的“集体备课的力量是巨大的”反观自己学校的集体备课,却没有体会到这种力量,提问“集体备课有什么好的方法或程序?”从阅读回到实践现场,并产生了改变现状的巨大冲动,这正是共读真正的魅力所在。 《可见的学习(教师版)》21天线上读书会已经结束,但我相信,由此开启的阅读之旅不会结束,很多教师可能会从本次共读“最大程度地促进学习”,走向《可见的学习:对800多项关于学业成就的元分析的综合报告》《可见的学习在行动》的阅读旅程。阅读不易,网名“丫丫”的教师在第14天的打卡作业中写道:“这本书挺难的,今天我有点儿不舒服,仍然坚持看完今天的已经不容易了,明天继续努力。”向所有如丫丫老师这样为改变教育而坚持读书的教师致敬。 (作者系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教育局局长、中国教育报2015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