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9 星期五
开设本科新专业 数智赋能育英才
——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
王磊 刘来会

  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对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积极布局“国际经济发展合作”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学院秉持“人文情怀、全球视野、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育人理念,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实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方面持续探索。

  当前,数智化正在重塑全球贸易格局,国际经贸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五力驱动(DPLIC)”理论体系,以“数智融合力(Data & Intelligence Integration Capability)、职业胜任力(Professional Competence)、持久学习力(Lifelong Learning Ability)、创新驱动力(Innovation Drive)、全球竞争力(Global Competitiveness)”为内核,致力于培养能胜任国际组织、跨国企业与涉外机构工作的国际化英才。依托国家级别教学团队、高水平学科建设及多元协同育人平台,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培养出一批批传递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新声音的优秀经贸人才。

  专业筑基

  创建育人新模式

  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于2022年成功获批设立“国际经济发展合作”本科专业。这标志着国际经贸学院在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领域迈入新阶段,“国际经济发展合作”专业同步入选教育部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这为学院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际经贸学院创新构建“跨专业·全实践·多语种”“三位一体”培养体系,为新时代国际化人才提供全方位支撑。在知识融合层面,学院深度贯通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三大领域,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在实践能力培育上,学院联合国家国际发展合作部门、教育部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瑞士日内瓦箂科中心等国内外权威机构,搭建覆盖国际组织实习、跨国企业项目实训、海外高校联合培养的立体化平台;在语言文化素养方面,学院强化多语种应用能力训练,开设“国际谈判实务”“跨文化传播”等特色课程,培养学生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的核心竞争力。

  这一体系的成熟源自国际经贸学院于2019年开创的“国际发展合作创新实验班”先行探索。“国际发展合作创新实验班”采用本硕贯通培养机制,面向全校新生择优选拔,通过小班研讨教学、双校园环境、优先推免等特色路径,已连续招生3年,在校生规模超百人。国际经贸学院的“跨专业·全实践·多语种”育人实践成效显著,50%以上的学生参与英国赫瑞-瓦特大学、法国高等对外贸易学院等海外交流项目;10余名学生通过严格选拔进入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实习岗位匹配序列;12人次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国际商务谈判大赛等国家级别赛事中荣获佳绩,验证了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性。

  “国际经济发展合作”专业建设主动对接国家战略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层需求,一方面精准对接“一带一路”背景下多元化经贸合作对复合型人才的能力要求,破解了人才培养与时代发展脱节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三大领域的深度交叉融合,规避了新文科建设中“知识简单叠加”的误区,并为同类高校提供了可复制的课程体系、师资建设与质量评价标准框架,推动“国际经济发展合作”专业人才培养向规范化、系统化发展。

  数智赋能

  培养复合型经贸人才

  在数字技术深度重塑全球经济格局的背景下,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创新提出“五力驱动(DPLIC)”人才培养理论,积极回应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对复合型经贸人才的需求。该理论突破传统知识灌输的模式,将培养目标拓展为五维动态能力体系:一是数智融合力,强调经贸理论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深度嵌合。二是职业胜任力,聚焦解决跨境贸易复杂实务问题的能力。三是持久学习力,锻造知识快速迭代中的自我更新思维。四是创新驱动力,激发新业态、新场景下的模式探索潜能。五是全球竞争力,淬炼国际规则运用与跨文化协作素养。这五种能力形成“融合力筑基→胜任力聚势→学习力赋能→创新力转化→竞争力升华”的闭环逻辑,为数字时代复合型经贸人才绘制精准能力坐标。

  在知识体系重构上,国际经贸学院编写《数字贸易》教材,将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应用模块嵌入专业“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等核心课程,全面更新教学大纲,研发“数字贸易规则”“跨境电商智能决策”等前沿教学案例,筑牢理论根基。在实践能力贯通中,山东财经大学通过虚拟仿真平台模拟全球供应链决策、跨境争端解决等复杂情境,国际经贸学院依托省级数智经贸实验室构建沉浸式教学场景,强化师生的职业胜任力。同时,深入跨境电商产业园运营真实项目,孵化学生创新创业成果,激活创新驱动力。此外,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一带一路”专题调研、发布《数字贸易简报》,在“第二课堂”中锤炼全球竞争力。

  国际经贸学院构建多元协同支撑体系,以高层次资源网络为“五力驱动”人才培养提供坚实保障。在国际化平台建设上,学院织密全球高水平合作网络,与英国赫瑞-瓦特大学、法国高等对外贸易学院等高校畅通双学位、交换生及在线课程渠道;依托教育部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瑞士日内瓦箂科中心等平台,建立国际组织实习长效推送机制。同时,学院打造“本土国际化”育人生态:每年寒暑假开设由海外名师授课的“国际假期学校”,依托校内丰富的留学生资源举办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实现“足不出户”的跨文化浸润。

  在师资与学科建设方面,国际经贸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贸易经济”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别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评山东省特级教学成果奖、省级教学团队、国家级别特色专业等。师资培优工程成效显著,通过国内外访学、数字技能专项培训提升教师数智素养;组建“课内教师+科研导师+产业专家”多导师联合指导体,邀请国家商务部门人员、跨国公司高管参与案例教学与实训设计。国际经贸学院入选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人才引育计划,为人才培养注入持续动能。

  在数字化浪潮中,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积极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根基,持续革新“国际经济发展合作”专业与“五力驱动”培养体系,为相关贸易组织、国际机构以及更多的国家海外项目管理企业输送通晓国际规则、兼具家国情怀的复合型经贸人才。未来,国际经贸学院将深化与海外高校及国际组织的协作,升级数字贸易产业学院能级,拓展“本土国际化+海外淬炼”双轨路径,积极服务教育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

  (王磊 刘来会)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