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秋季新学期“开学第一课”,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和时代价值 ■ 用伟大抗战精神熔铸人生志气,以爱国情怀激荡奋斗力量,相信时代新人能在历史的接力赛中,跑出无愧于先烈、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一程 “亲爱的孩子们,请永远铭记中华民族抗日救亡的艰苦岁月,铭记无数与赵一曼一样为国家生存、民族复兴、人类正义而战的先烈,正长眠在我们脚下的黄土青山!”8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举办2025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抗日英雄赵一曼的孙女陈红为新生讲“开学第一课”,希望新生在英雄先烈事迹中汲取力量,努力成长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才。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个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时刻,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秋季新学期“开学第一课”,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和时代价值。 9月3日上午,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将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包括检阅部队。在即将开学之际,各地各校如何把握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和丰富内涵?如何利用好伟大抗战精神的宝贵资源上好“开学第一课”? 首先,以历史为课堂,让伟大抗战精神可触可感。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伟大抗战精神,并不抽象,更不是口号,它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上好“开学第一课”,就要让伟大抗战精神入脑入心。 为此,要让历史走出教科书,让莘莘学子走进历史。近日,同济大学“开学第一课”在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的中国李庄古镇举办。“回溯烽火岁月,同济先辈在李庄坚持文化抗战,以知识报国;今天我们缅怀历史,旨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种沉浸式的“开学第一课”,别开生面,激励学子勇担强国使命,将个人前途跟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其次,以创新为桥梁,让精神传承与时俱进。讲好抗战故事,贵在守正创新,用让人眼前一亮的方式讲述,以取得令人精神一振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阅兵将聚焦诠释抗战胜利主题,注重抗战元素、历史元素融入设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传承抗战血脉、崇尚功勋荣誉、重温历史经典。 上好“开学第一课”,创新是关键。有一个细节是,这次阅兵将抽组联合军乐团,演奏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抗战经典曲目,并专门设计了阅兵专用标识等,让全国人民重温抗战历史、感悟抗战精神,激励人民军队誓死捍卫国家和民族尊严。对于各地各校来说,让学生听一听这些抗战经典曲目,他们便会热血沸腾,爱国之情油然而生。今天,我们正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同样需要家国情怀。传承伟大抗战精神,让爱国热情迸发出来,正当其时。 最后,以担当为使命,让伟大抗战精神滋养时代新人。伟大抗战精神的当代价值,在于锻造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脊梁。伟大抗战精神是连接历史与未来的精神桥梁。无论是观看历史影像,还是学唱抗战歌曲,无论是聆听英雄故事,还是参观抗战遗址,让学生“穿越”到那个血与火的年代,感受先辈们的牺牲与奉献,就是让他们领悟伟大抗战精神,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伟大抗战精神,如何做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伟大抗战精神的教育价值,不仅在于铭记历史,更在于启迪当下。有句话说得好:“年轻人不仅要有热情,还要有激情;不仅要有要求,还要有追求。”当年,为了民族独立,那一代的年轻人在关键时刻选择了责任与担当。今天,对于每一名时代新人来说,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迎难而上的勇气、百折不挠的韧劲,不仅可以成就最好的自己,还能为民族复兴贡献应有的力量。 “开学第一课”的深意,远不止于新学期的仪式。精神如炬,使命如磐。用伟大抗战精神熔铸人生志气,以爱国情怀激荡奋斗力量,相信时代新人能在历史的接力赛中,跑出无愧于先烈、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一程。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