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4 星期五
鲁迅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
非遗焕发动画新生 创意赋能活态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何推动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鲁迅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一直思考的重要问题。学院聚焦辽宁新时代“六地”建设,充分发挥鲁美在人才培养、科研创作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影响力和优势,在教学、创作、科研、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科学应用非遗元素焕发动画新生,创新融入时代主题赋予作品灵魂,助推我国动漫教育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使人才培养更趋于专业化、科学化、合理化,在践行大学之道和时代精神的道路上坚实地迈进,为我国高等艺术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重视教研科研

  学院作为我国动画教育的重要阵地,始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为重要使命,秉持动画与全媒介融合、与产业互为的泛动画学科建构定位,将艺术教育与创作作为夯实基础教育的重点,强化艺术类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推动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的不断创新,为我国动画的繁荣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重视教研创新。组织协办2023年动画专业优秀教师师资能力提升冬令营,与会人员围绕“艺术与科技融合新路径”“动漫艺术的公共性与主题性动漫美术创作”等众多主题,探寻艺术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实践与经验,共同探索动画教育的新路径,为培养更多优秀动画创作者贡献力量。

  重视科研创新。主持2023年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动画专业建设研讨会,围绕学科发展、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等主题开展学术研讨交流,在共同推动新文科建设与动画专业的有机结合、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加强与人文社科领域的对话、激发创新思维与跨学科合作、提升动画专业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竞争力、推动动画专业研究的前沿探索等方面,为动画专业在新文科背景下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参加学校组织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申报培训会,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申报积极性,发挥专业优势,不断探索新机制、新路径,组织做好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申报工作,精准对接,扩大覆盖面,力争在申报数量和申报质量上取得新突破。

  强化教育教学

  学院始终将“文化传承与创新”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承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通过独特的视角和出色的创意赋能专业教育教学,培育兼具审美素养、技术能力和家国情怀的动画人才,引导他们以笔墨与代码为舟楫,让承载中华文明基因的动画作品激荡起澎湃的回响。

  强化思政教学。上一堂特殊的“开学第一课”,从动画专业创新表达维度解析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剖析新时代我国动画发展过程,将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构建“艺术鉴赏+思政育人+产业就业认知”的三维课堂,引导学生思考当代青年与文化传承的关联,搭建起贯通古今的专业认知框架。“图标动效与信息图形动画”这门专业必修课坚持立德树人,以信息为路径,拓展专业内涵与外延,运用数字技术与动态媒介的实践能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等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与学生作业,推进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连接。

  强化联合教学。广泛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走出去”“请进来”,进行开放式教学,将“教”“学”“研”“用”贯彻始终。联合国内外著名企业相继成立了50余个有各自教学和实践特点、与相关工作室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校企联合实验室和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将课堂开设到学科建设需要的地方,拓展了学科发展的内涵和外延。

  开展实践活动

  学院走出传统艺术教学模式的藩篱,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形成了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双轨制模式,扎实开展“美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发展模式的创新实践,以高质量艺术实践活动落实教育教学任务,努力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具有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专业扎实、技艺高超的优秀艺术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坚持以赛促学。踊跃参加第十一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通过深入研究和敏锐观察,汲取向上、向善、向美的民族基因,运用各种艺术媒介和技术手段,创造出新颖的设计作品,呼应传承和现代设计的和谐共生,获得优异成绩。参加由北京市主办的“爱上北京的100个理由”主题短视频和征文大赛,学生作品充满创意和独特视角,展示了北京的多样性和文化魅力,得到评委与观众的一致好评。

  坚持以创促学。成功举办师生作品特展,参展作品打破壁垒、跨媒介整合,大胆进行综合媒介实验,将师生的哲学思考通过动画与全媒介融合的多重手段进行表达。举办“中国传统动画主题彩绘活动”,以中国传统动画为主题、以图书馆的书架为载体进行再创作,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感悟“中国动画学派”的艺术风格,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更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热情。

  服务地方建设

  学院成立之初就明确制定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相统一的治学机制,持续深化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着力培育富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文化精品,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以艺术创新服务地方文化建设,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鲁美力量。

  以文化浸润服务地方建设。协办“第二届全国动漫美术作品展优秀作品巡展(大连站)”系列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动漫形式为主要媒介,以文化建设与审美教育为有力抓手,激励广大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从事专业创作,在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新篇。承办202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时代印记·为人民而画——鲁艺连环画文献研究展”全国巡展首展,以艺术魅力的深度融合致敬历史、启航未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赓续鲁艺传统,厚植家国情怀。在鲁迅外婆家安桥头村建成百年经典文学作品系列动漫创作美术馆,以及百年经典文学作品动漫创作研究中心,举办百年经典文学作品动漫创作展,展出师生创作的鲁迅《阿Q正传》和《故乡》两部文学作品的动漫作品。

  以设计创作服务地方建设。组建创作团队,联合创作动画短片《门》,展现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发展变迁。短片启用AI图像生成技术辅助前期概念设计、场景和角色设计,以新闻美术为表现形式,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已在多家权威媒体平台陆续推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协助山东青州古城打造“青州古城时空隧道”数字文旅项目,运用前沿的数字交互技术,将青州历史文化多角度、多形式再现,让游客在感受青州丰富历史文化的同时,体验数字文旅的魅力。

  (李丽斯)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高校新风 10非遗焕发动画新生 创意赋能活态传承 李丽斯2025-07-04 鲁迅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 2 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