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改风采
2024-12-31 星期二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创新办学机制 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随着信息技术行业的快速发展,数字产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校”)与福建宏天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天公司”)合作成立了数字产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校企双方共同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旨在通过深度合作,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以培养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落实产教融合四项举措

  1.探索“双主体”混合管理机制

  数字产业学院是校内实体化运行的二级学院,实行校企“双主体”混合管理运行模式。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达成校企双主体的真正混合,整合校企各方资源以育人为中心实现融入、延伸以及重组重构,破解产教“混”而不“合”现象。

  (1)班子配备校企混搭。学院构建了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元混搭的治理机构。党委书记、院长、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与企业代表形成党政联席会这一学院决策核心。其中党委书记、副书记和副院长由学校选派,院长由合作办学企业选派并报学校审核聘任,另派一名企业代表负责校企双方沟通协调。

  (2)教学团队校企混编。除思政类课程的教学任务全部由学校马院负责承担外,学校还为每个专业配备1—2名骨干教师,其他教学任务全部由企业技术人员和工程师(以下称“产业导师”)承担,共同组成校企混编的教学团队。

  (3)人员管理校企混合。学院在人员管理上实行校企混合管理模式。校内教职工遵循学校管理制度,而产业导师则受校企双重管理。

  (4)实训基地校企共建。根据校企合作办学协议,平潭校区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按照校企双方各投入50%的比例。为避免国有资产流失,确保资产清晰,在合作协议中明确了双方投入的设备和资产归属与捐赠事宜。

  (5)招生就业校企联合。数字产业学院的招生指标纳入学校的统一招生计划,由学校全面负责招生录取工作。而就业工作则由宏天公司全权负责,依托产业园区的优势,创新性地开启“以企访企”的访企拓岗新模式。

  2.探索“双园”办学融合方式

  (1)“2+1”办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院开创性地推出了校园与产业园深度融合的“双园”办学模式,采取“2+1”办学路径,一、二年级学生在平潭校区,按照引企入校的“校中厂”模式,在校园内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三年级学生进入福州软件园学习,按照引校入园的“厂中校”模式,实施岗位化项目课程训练,让学生参与企业实际项目实施,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解决真实问题。

  (2)“六共同”运行:校企协同共治共管。办学过程中,数字产业学院积极探索“双主体”办学模式,实现校企共同参与学院管理、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探索育人机制、共同实施课程教学、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开展社会服务六个方面的深度合作。这种“六共同”运行机制,为产教融合提供了坚实基础。

  (3)“五融合”机制:打造产教融合新生态。学院积极探索产业园与校园的融合,构建学习与工作无缝对接的环境;产业链与专业群的融合,确保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高度契合;企业项目与课程体系的融合,让学习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技术业务与实践技能的融合,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产业导师与专任教师的融合,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知识视角和实战指导。这种“五融合”机制共同绘制了一幅产教融合的新蓝图。

  3.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模式

  (1)双重关怀:辅导员与班导师协同育人。学院创新实施班导师制度,选拔优秀的产业导师,为每个班级配备一名班导师,与辅导员携手,深入参与学生班级管理,引导学生专业学习,共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课程思政: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塑造并重。要求产业导师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不仅传授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产业对话:校企互动激发创新思维火花。学院每年组织“产业对话”系列活动,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策略,邀请企业专家学者和管理人员走进课堂,学生深入产业园区,师生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流。

  (4)心灵之约:搭建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学院组织开展了“我与导师来相约”“我邀导师来做客”等系列活动,让产业导师化身为学生的心灵导师,用专业知识与人生经验为他们答疑解惑,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4.创新产业学院办学理念

  (1)核心理念:携手并进,共创辉煌。学院秉持“共建、共享、共赢、共荣”的核心办学理念,意味着校企双方不仅是合作的伙伴,更是共创未来的共同体。校企双方共同建设、协同管理,实现资源的无缝对接与共享,共赢合作办学品牌影响力,共同书写产教融合的新篇章。

  (2)工作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与实践并重。在学生工作方面,提出要“做学生工作的热心人、做学生朋友的知心人、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的学生工作理念。在教学领域,坚持“把项目带进课堂,把技术传给学生”的教学工作理念,让学生在项目实践中真正掌握未来职场所需的核心技能。

  (3)运行机制:“五融合、六共同”,构建高效协同体系。学院创新性地提出了“五融合”运行机制,即产业园与校园的深度融合、产业链与专业群的精准融合、企业项目与课程体系的互嵌融合、技术业务与实践技能的有机融合、产业导师与专任教师的协同融合。同时,实施“六共同”管理机制,确保校企双方在学院管理、培养方案制定、育人机制探索、课程教学实施、实训基地建设以及社会服务开展等各个环节都能深度参与、共同决策,形成高效协同的育人合力。

  (4)培养模式:多元协同,双园育人。学院积极探索并实践“产业导师引领、项目学习驱动、现代学徒机制、校企深度协同、双园融合育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产业导师以真实项目为驱动,进行实战化学习,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双重提升。

  办学成效凸显,影响力不断提升

  学院获批“省级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试点项目”,“‘双主体’‘六共同’‘五融合’的产业学院‘福信模式’”入选2022年福建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典型案例。此外,学院“打造‘四化’方案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模式”的成功实践,入选全国教育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通过深度产教融合,学院学生的技能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近3年来,学生在国家及省级赛事中摘金夺银,共获得国家奖项56项、省级奖项74项,涵盖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多个领域。首次参加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即夺得短视频创作与运营赛项一等奖,在海峡两岸暨港澳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移动应用创新赛项一等奖、虚拟现实设计与制作赛项一等奖;获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虚拟仿真技术产品开发及创新竞赛”国赛一等奖等。

  在科研领域,校企双方携手并进,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产业导师团队获授权专利9项、软著1项;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横向课题8项,到账经费近160万元;主持省级课题1项,纵向到账经费60万元,省厅级课题10项。(徐宁 吴丽美)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改风采 07创新办学机制 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徐宁 吴丽美2024-12-31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 2024年12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