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外语外贸学院英语专业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办学特色,坚持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师范专业认证理念,对英语专业教学进行正向设计和反向施工,尤其是围绕“一践行三学会”(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新要求,以“三写进、三融入、三协同”三项举措对英语专业师范生师德规范及教育情怀培养作出了一系列改革,有效提升师范生人才培养质量,为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增加不少加分项。 “三写进”明确师德规范及教育情怀养成的重要性 学校将师德规范与教育情怀写进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及课程教案,通过“三写进”培养具备高度职业认同和社会责任感的英语教师。 英语专业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具有较好的师德,热爱英语教育教学,有高度的职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熟悉并严格遵守国家教育法规,秉承‘行知精神’,做学生成长的‘四个’引路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等关于师德规范和教育情怀的培养目标写入人才培养方案,明晰了在践行师德方面的毕业规格标准。 在英语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中,每一门课程的目标都围绕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出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进行设定,以知识、能力、情感等课程目标支撑起“践行师德”的毕业要求。 在英语专业课程教案中,每一门专业课程都形成了“一课一思政”矩阵图。每一门课程的每一章节,针对矩阵图中对应的立德树人元素,进行集体备课和课程设计,确定了课前、课中、课后相应的具体教学活动以及相应的评价方式。 “三融入”建立师德规范及教育情怀评价体系 学校将教师教育课程与地方教育资源融入评价内容、专业教师与学工队伍融入评价主体、课内指导与课外行业指导融入评价过程,通过“三融入”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师德规范及教育情怀评价体系。 英语专业利用学校所在地重庆市合川区的区位优势,结合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陶行知纪念馆等地方特色教学资源,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致知行远”师范生教育活动方案,并形成《行知集》等物化成果,评价师德规范的践行质量与教育情怀的培育效果,支撑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政策法规等教师教育类课程。 专业教师与学工队伍融入评价主体,共同评价“致知行远”师范生教育活动,根据每个年级学生的特点,打造个性化方案,自由组合参与活动类型,并为所带学生制作相应的时间节点,督促学生保质保量参加师范教育活动,撰写相应的读书报告、参观心得及完成量化评价表等,多元评价主体确保了每项教育活动的实施效果。 课内指导与课外行业指导共同融入评价过程,通过指导和示范,共同助力师德规范及教育情怀的形成,从2019年开始,英语专业启动开展了中小学全程教学实践活动。师范生从大二开始到相应的实习基地参加课后服务活动,并完成见习、实习及研习等不同阶段的实践任务。在不同阶段,师范生会接触不同的行业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会在《行知集》中的相应板块为学生进行评价和指导,提升学生的教育情怀和责任心。 “三协同”拓展师德规范及教育情怀培养路径 学校将专业课程与教师教育课程协同、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协同、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通过“三协同”不断开拓师范生师德规范及教育情怀的培养路径。 针对师范认证“践行师德”的毕业要求,改变过去传统的单纯依靠教师教育课程进行支撑的做法,打破以期末考核成绩为主的结果性评价,充分考虑师范生的教育情怀持续性形成特点,在四年的专业课程中都加入“践行师德”的课程目标及相应课程内容,通过润物无声的方式进行师德规范的践行及教育情怀的培养,充分使用了增值性评价方式。 通过建立数字资源库,汇集师德规范的模范事迹,以线上教学的方式为师范生展示全国各地优秀教师的典型案例,在线下以读书沙龙、小组讨论、工作坊等形式,进一步学习案例中所呈现的师德规范和教育情怀,并利用“三下乡”等活动,走访乡村学校,访谈乡村教师,切实了解乡村教师的教学现状及职业规范。 学校坚持为师范生“践行师德”提供沉浸式的体验,从大二起,每学期每个学生都会到校地合作的合川区中小学进行课后服务实践,接触了解教师的真实生活和工作经历。课外实践活动主要为参观陶行知纪念馆、陶行知书院,开展短视频拍摄、教师心理剧排练展演等比赛及读书沙龙活动。通过沉浸式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爱岗敬业,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师德规范,厚植教育情怀。 (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的‘新师范’教师教育课程创新与实践”[项目编号:234128]阶段性成果) (朱斌谊 林芸 周龙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