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是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支柱,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随着《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的正式颁布,高校学科专业的调整与优化任务进一步明晰。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节点上,陕西科技大学加速推进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进程,主动担当起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以实际行动精准回应“教育强国、高校何为”这一时代命题。 陕西科技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所轻工高等学府,自诞生之日起便与轻工行业紧密相连,历经六十六载春秋,为国家轻工业稳健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学校在响应国家号召及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既存在学科专业布局与国家战略发展方向契合度有待加强的问题,也存在专业内涵建设、人才输出面向与陕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融合度不够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陕西科技大学牢牢把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历史性机遇,守正创新,秉持“一盘棋统筹、一体化布局”的思路,深入推进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 学科引领,构建优质学科专业生态 新时代新征程,学校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确立了“创新、开放、共享,学科、结构、质量”的发展理念,精心规划了“强基础、固特色、开新篇、创一流”的发展蓝图,发挥学科对专业的引领作用,构建了以“基础学科新学院,特色学科新方向,数字信息智能交叉学科新产业集群等”为内涵的“四新”发展新格局。在此背景下,成立了数学与数据科学学院、物理与信息学院2个基础学科新学院。与此同时,学校积极拓宽学科边界,大力发展新学科专业方向,加挂柔性电子学院、文物保护科学与技术学院等5个第二院名,以丰富学科内涵。发展规划处、学科办、教务处、人事处、招生办、学生处等多个部门紧密协作,从规划与目标一体化、学位点与专业点建设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一体化、资源与平台建设一体化、科教与产教一体化和制度与机制一体化6个维度,全面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共筑学校事业发展新高峰。 数据驱动,实施专业布局动态调整 学校建立“就业—招生—培养”多指标联动反馈机制,融合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深入调研各专业就业实绩、招生态势、师资配备、教学资源及学科支撑情况,全方位评估专业发展状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国家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平台,完善专业数据监测,强化跟踪反馈,紧盯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及时增设新专业,果断撤销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或办学质量差的专业,建立起自主性、灵活性与规范性、稳定性相统一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近年来,成功增设了机器人工程、生物医药、能源互联网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等一批面向新兴产业的专业,形成了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先进材料、生态环保、食品医药、艺术设计、金融经管等多领域新的专业集群,同时,停招、撤销了部分不适应时代需求的专业,确保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聚焦核心,提高专业内涵建设水平 学校聚焦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专业建设核心,在强化学科特色的同时,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专业内涵提升和外延拓展为抓手,做强优势专业、改造传统专业、培育新兴专业,推进专业全面升级和内涵提升。新设专业主动对接创新需求和陕西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需求,传统专业则积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拥抱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依托优势特色,精选与科技前沿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结合的学科专业,开展微专业建设,构建起“334”本科专业结构,即三成一流专业、三成特色(或认证)专业、四成新专业,充分彰显了学校专业建设的深度与广度。 协同育人,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学校紧贴产业发展需求和变革形势,充分发挥轻工、设计、化工、材料等优势学科的示范引领作用,与轻工行业重点科研院所、企业保持深度合作关系。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共建校外科研实践基地、创新实验室,完善了“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校所/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成功获批文物保护材料与技术教育部门重点实验室、柔性电子学陕西省未来技术研究院、西凤陕西省现代产业学院、新型显示陕西省现代产业学院等多个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平台,扎实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协同育人提供了坚实支撑。 (蒲永平 陈英 董文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