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30 星期三
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数字赋能高质量人才培养

  贵州大学作为贵州省仅有的农机专业办学单位,立足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需求,机械工程学院充分发挥核心技术团队力量,组织实施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自主研发生产实习关键环节虚拟仿真网络教学平台、复杂结构农机具实景虚拟现实教学资源、大农业知识在线开放式教学资源,推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

  行业需求牵引

  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学院实施跨学科融合课程和工程实践项目整合,通过优化实验室设施、校企合作项目等方式,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工程实践项目,特别是通过参与真实的(数字孪生)工程项目实践,提升人才实践培养的成效,推动并重构专业核心数字化课程、应用创新教学方法,促进教育教学数字化成果落地。自主研发的虚拟仿真网络教学平台、农机具实景虚拟现实教学资源、大农业知识在线开放式教学资源正式投入使用。

  在教育数字化改革背景下,赵津、李家春、张富贵、闫建伟等专家依托获批的国家教育部门2020年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农机专业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践”,深入实施机械工程数字化教育教学培养体系建设,致力于培养契合国家数字化发展战略需求的高素质机械工程人才,取得多项成果,包括研发制作完成虚拟仿真教学软件3件;以“国发2号·访谈|张富贵:助力贵州农机化高质量发展”为题,结合新农科建设,发表于省级媒体“动静贵州”;以“深入贯彻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助推贵州省农机化高质量发展”为题,报送省级部门,获相关领导批示。

  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搭建数字化教育教学培养体系

  学院适应新农科、新工科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在2018年“从卓越计划到工程认证——西部地区高校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2022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一流专业‘三融四为’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这两项贵州省高等教育成果奖一等奖与特等奖的基础上,形成机械工程数字化教育教学培养体系的四个模块,包括:一流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一流专业数字化工程实践项目建设、西部企业智能化定制化制造转型研究、西部机械工程管理与服务模式研究。

  学院教师累计获得各类教学成果奖3次,获各类荣誉称号3人次。获评“机械制图”“农业机械学”等国家、省级“金课”。近3年,学生参加“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等各类竞赛获奖百余项。

  自主研发平台与应用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农机专业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践”的资助下,围绕信息技术在农机专业教学中的深度应用,进行平台解决方案的自主研发,科研成果显著。

  生产实习关键环节虚拟仿真网络教学平台研发与应用:研发虚拟仿真加工、装配、测量网络教学平台软件,结合现场实习配套使用,弥补参观性实习的短板。

  复杂结构农机具实景虚拟现实教学资源研制与应用:研制丘陵山区作业环节机械的全过程实景虚拟现实教学资源,确保实验教学错季不错位。

  农机作业原理虚拟仿真软件开发与应用:依托“农机专业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践”项目,联合无锡林农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开发了育苗播种机、水稻插秧机、水稻联合收割机原理仿真教学软件。

  依托数字化技术

  实施“新农科”开放式教学

  学院教育教学坚持创新,以课程内容创新、教学资源创新、课堂教学创新、考核评价创新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教学创新活动。以农业机械学的教学研究为基础,建立开放、共享、协作的虚拟教研室——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丘陵山区虚拟教研室,有效整合了西南丘陵山区相关院校农机专业的“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

  项目组以贵州省主要农作物水稻和特色经济作物的生产机械化为背景,先后摄制关键环节作业视频103个,累计时长达310分钟,为粮油作物和特色经济作物的生产机械化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

  扎根贵州、立足西南,贵州大学不断强化“新农科”建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课程获省级“金课”认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机械工程学院通过创新专业特色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专业人才的核心素养和技能,实施机械工程数字化教育教学培养体系建设,致力于为培养契合国家数字化发展战略需求的高素质机械工程人才作出更大贡献。

  (赵津 李家春 张富贵 闫建伟)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高校新风 06数字赋能高质量人才培养 赵津 李家春 张富贵 闫建伟2024-10-30 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 2024年10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