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6 星期三
江苏省苏州市平江中学校
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为学生成长赋能

  始建于1996年的江苏省苏州市平江中学校秉持“回归教育本真”的办学目标,坚持“立德树人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以新课程改革及新教育实验为契机,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平江特色”的课改之路,基于学科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形成课堂教学新模式,为学生成长成才赋能。

  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明确赋能方向

  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前提是理念的创新。学校将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学校先后举办十余期叙事德育研讨会,邀请高校专家、中学领导共同梳理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使工作条理化、清晰化,在班级建设的实践中将叙事德育融入德育课程;在学校独创的“四段—案—回头”的基本教学模式上(“四段”是指将课堂45分钟分成四段时间,如复习或导入新课约5分钟,教授新课约25分钟,组织活动约10分钟,课堂小结约5分钟;“案”是指学生的学案,它由教师设计,供学生使用;“回头”是指回头看,强调对旧知识的复习、反思和巩固),构建“学教融评”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强调“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时刻提醒教师注意以“学”定“教”。

  学校根据知识体系的基础性和相关性,创设跨学科学习的“跨界·思维”课程,制定“语言+”、“数学+”、科学学科、人文学科、艺体健康、技术工程6个学科群,全面推行由国家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学校领域素养课程组合形成的能力素养课程体系,让学生开展与主题研究和问题解决相关的学习,将课堂从“信息传达室”转变为“学生有机会通过学习学科思想观点理解世界的场所”。

  学校落实多元评价,开展“达人风云榜”评选活动,评选内容涉及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如学科进步奖、潜质奖,以及每周“达人”好题奖、自主学习奖、课堂表现奖等。学生只要有特长、有进步,通过自荐或推荐,都能成为某方面的“达人”,获得学校的嘉奖。

  创新教育教学举措,优化赋能策略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立校之本。教育教学工作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科学创新教育教学举措,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探索出“导生制共同学习”这一新的学生学习模式,并将其渗透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让班级中成绩优异的学生帮助学习困难学生,让“讲”与“学”充分融合;结合各学科的特色,推行“图谱作业”,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色彩和形式,依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的学习理解脉络化、知识结构化。

  学校应用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和学生个性化智能学习系统,准确定位学生的薄弱知识点,助力教师进行精准化教学、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推动学校智慧教育的新发展;打印智学网平台上的班级共性错题作为寒假作业,对学生的薄弱点进行“靶向诊断”和“针对性治疗”。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砚瓦山化石沟”地质地貌研学考察活动,带领学生造访本市地铁神秘的“大脑”——苏州轨道交通广济路调度所,积极开展不同学科、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中获得别样的体验。

  创新教育教学抓手,拓展赋能领域

  学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科学创新教育教学抓手,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积极举办“以青春之名,担时代之责”五四青年节系列活动,“向党告白”“致敬团旗”“诵读经典”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建带团建作用,鼓励学生做新时代“有为”青年;开展“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科普讲座,为学生讲解王淦昌、王大珩等苏州籍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带领学生学习科学家的爱国精神、创新精神、求实精神、奉献精神、协同精神和育人精神,深刻感受科学家忘我奋斗、报效祖国的情怀,引导学生弘扬科学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立大德、成大才,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迷你马拉松比赛,在春意盎然的乐园中激情奔跑,在小组合作中感受青春与友谊,体验强身健体、放松身心的快乐;与北京大学合作共建“北京大学发展与比较心理学实验室实践基地”,在对学校全年级学生进行心理测评工作的基础上,举办“北大平江心连心”问答特别活动,与学生进行心理漫谈特别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更多幸福感;先后引进苏州市“戏曲进校园”活动、“听枫读画——新吴门画派进校园”活动,实在而具体地拓展学校美育资源、优化美育氛围,拓宽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水平,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厚植爱国情怀。

  (王恒昌 赵剑晓)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育展台 11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为学生成长赋能 王恒昌 赵剑晓2024-10-16 江苏省苏州市平江中学校 2 2024年10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