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6 星期三
宜宾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深化“三全育人” 聚力高质量就业

  宜宾学院已连续多年被评为“四川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宜宾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遵循学校的育人理念,秉持“求实、求是、开放、创新”的校训,将“三全育人”理念融入到就业教育中,提高就业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就业能力,解决学生就业难题。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稳步提升,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有效彰显。

  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内部以多主体协同育人、多平台共同参与、多体系全面覆盖为主。多主体协同育人,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领导干部、行政人员、教辅人员、任课教师、辅导员、学生干部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在各司其职的同时相互联系,定期开展交流座谈会,形成一个协同整体,以辅导员为纽带,联动各任课教师,在课程中结合专业实际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多平台共同参与,以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为纽带,串联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心理育人中心、学生社团、家校联系平台、社会实践反馈平台等多个平台,定期开展专业实践和职业生涯辅导,联合组织相关就业培训,将理论指导、实地实践和心理疏导相结合,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心理育人中心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缓解就业压力。多体系全面覆盖,学院以就业课程育人为中心,结合资助育人、服务育人等育人体系辅助课程育人,以就业课程育人为中心,融合网络、服务、资助等其他育人体系辅助就业课程育人。同时,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和专业课程四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突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通,实现从“思政课程”主渠道育人向“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的转变。

  ▶在社会实践层面

  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与多部门多组织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学院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建立了70余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学生实践平台。与社区、政府部门、企业、公益组织等各类组织机构建立学习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参与“三下乡”、社工服务、普法教育等各类志愿活动,将社会育人资源与学部创新实践平台相结合,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优势。同时,建立了各校外育人组织反馈评价机制,学院及时接收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各项表现,及时进行就业指导。学院配备专业的实践指导教师,学生实践需要获得实践机构的实习证明、填写实践日志以及校内外指导教师点评。实践指导教师会定期与学生实践机构联系,获取学生实践情况,与实践机构进行密切交流,以便实践机构能够在学生实践中注重对学生价值观念、就业观念的培养,关注学生实践中的心理健康等。同时,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注重创新创业课程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2023年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成功立项国家级别项目18项、省级项目8项、校级项目55项。在2023年宜宾学院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一等奖19项、二等奖57项、三等奖81项。

  ▶在家庭层面

  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建立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注重家风教育,更新家庭育人观念。在就业问题上,学院会及时与家长沟通,建立长期联系机制,及时传递正确的就业观,也让家庭成员尽量拥有正确的育人理念。在学院与家庭间建立家校联络机制,向家长传递正确的就业观念,及时更新各专业就业情况,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让家长及时了解目前的就业市场,协调家长与学生在就业观念上的冲突,让家庭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的就业观念。家校联动育人可以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院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增强对学院教育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与学校沟通合作。学院以此机制向家长宣传家校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和意义,提高家长的参与意识,给学生传递正确的人生观和就业观。

  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全身心投入到培育专业人才中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将“三全育人”理念运用到就业课程教学实践中,打造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一体化的就业课程教学,整合校家社三方力量,提升就业课程教学质量,竭力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情怀、有正气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祝春艳)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高校新风 08深化“三全育人” 聚力高质量就业 祝春艳2024-10-16 宜宾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2 2024年10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