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教育视窗
2024-10-15 星期二
川北医学院
创新科研育人模式 赋能人才培养

  为提升省属高校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川北医学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先后出台《川北医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川北医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管理办法》《川北医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管理办法》《川北医学院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暂行办法》《川北医学院教育教学奖励实施办法》,实施“四维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科研工作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学生竞赛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四轮驱动”(思想引动、课堂推动、实践带动、师生联动),开展学生“三进”工作(进实验室、进教师团队、进教师课题),推进科研育人,达到教师和学生共同提升的目的。

  更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川北医学院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求和培养模式的调研工作,开展全校性教育教学研讨会,在深入研讨的过程中逐渐明晰了创新创业教育是学校履行人才培养这一核心职能的一个崭新维度,其要义是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基于这一理念,学校实施“卓越医生培养计划”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改革。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实行创新创业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修订学籍管理制度,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积极探索教师教学评价改革,建立绩效评估激励制度,将创新创业教育成效与教师奖励、职称晋升、岗位考核等挂钩,激发教师从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与实践指导的积极性。

  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实施一流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工程,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专创融合”示范课程,注重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传统课程与数字课程相结合、自建课程与引进课程相结合,推动“思创融合、专创融合”。在通识课程模块设置“创新思维与医学技术”“创新创业与实践”“科研基本方法”等35门课程;在专业课程模块设置导论课、研讨课、学科前沿课;在实践环节构建特色实践育人体系,将创新创业实践融入课程实验、毕业实习、开放性实验、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全环节,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全学程;构建“通识教育+创新创业基础+专业教育+实践教育”的“专创融合、多阶递进”课程结构,形成横向融合、纵向贯通、全学程、进阶式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数字化建设。立项建设“一站式”创新创业教育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学生在线学习、实践训练、科技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管理等数字化、信息化,推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改革,实现学生“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学习过程可监控、学习结果可量化。自建和引进创新创业数字化课程56门,其中自建国家、省级一流课程32门。

  鼓励师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构建“学校—院系”两级学生科研管理体系,成立川北医学院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组,统筹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引导学生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依托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等平台优势,立项建设10个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成立南充创客学院,助力创新人才培养。

  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川北医学院取得累累硕果。教学改革成果丰硕,示范引领作用强。建成创新创业类国家、省级一流课程及示范课程14门,依托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同行院校和用人单位提供优质资源,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主编出版国家级别规划和省级重点教材,其中两本教材获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

  培养质量显著提升,用人单位评价高。学生在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健康科普大赛、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中多次取得佳绩。近3年来,学生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国青年创青春大赛等竞赛中获奖497项,其中国家级别奖励83项、省级奖励414项,获奖质量和数量纵向比较都有很大提升;国家教育部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对用人单位跟踪调查报告表明,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综合能力、素质素养、专业能力等有较高评价。

  以研讨交流为契机,展示创新育人理念。川北医学院作为发起单位成立了四川省医学科技创新研究会,成立多学科专委会,多次组织召开研讨会。召开有74所医学院校参与、近600名代表参加的新时代高等医学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课程与教材建设论坛,参加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创新创业促进会等国家级别与区域学术组织年会交流教育教学成果,改革举措被多所院校采纳。

  (杨晓宏 李禄峰 周丹 王小娟)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育视窗 12创新科研育人模式 赋能人才培养 杨晓宏 李禄峰 周丹 王小娟2024-10-15 川北医学院 2 2024年10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