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教育视窗
2024-10-15 星期二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青少年发展中心
打造“无界”教室 实现“无痕”教育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青少年发展中心创办于2012年,是该区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阵地。中心以“和合共融·创行求真”为办学理念,探索“四方联动”育人模式,通过融合资源、融合课程、融合师资、融合评价等一系列举措,让学生所在的每个地方都是教室,让各种场馆都为教育所用,让各所学校都跟课程深度链接,形成了“中心+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新模式、新局面,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更新教育理念,从“有界”到“无界”

  在康巴什区青少年发展中心,学习地点无处不在。中心实行“二、三、四”运行模式。“二”是指“打造‘无界’教室,实现‘无痕’教育”两大理念,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和大自然,通过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历史文化的变迁和现代科技的发展,让教育潜移默化地发生;“三”是指“三位一体”新模式,该模式集综合实践、兴趣培养、研学活动于一体,三大育人板块相互作用,共同搭建校家社多元育人的平台;“四”是指“中心+学校+家庭+社会”四方联动育人模式,中心以学生活动为载体,将85个社会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构建起高校、发展中心、企业、文旅等多方联动的协同育人格局,充分发挥“拓展教育视野,打造‘无界’教室”的全社会协同育人效能,为推动校家社全域育人奠定坚实基础。

  构建多元课程,从“有痕”到“无痕”

  在“打造‘无界’教室,实现‘无痕’教育”的理念引领下,中心结合“深度学习”“PBL项目化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研发“行知、融通、和美”的多元融合课程体系,涵盖人文历史、自然地理、科技创新、社会体验、红色教育五大领域的483项课程群,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

  在整个课程体系的研发与实施中,中心坚持“三个打破”:一是打破学校教室与少年宫的边界,联动区域内各中小学共同研发联合课程,将学校所学与社会实践相融合,实现学以致用;二是打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边界,提供兴趣课程进校园服务,利用课后跟进、线上课程、家长讲堂、亲子活动等方式与家庭教育进行有效链接,既满足了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也有效提升了家庭教育水平;三是打破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边界,联动各地充分开发地域资源,构建系统完整、纵横有序的研学课程结构,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润物细无声中提升,真正实现“无痕”教育。

  打造融合团队,从“个体”到“群体”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在康巴什区青少年发展中心,有一支德才兼备、专业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团队。中心充分发挥“拓展教育视野,打造‘无界’教室”的全社会协同育人效能,以“融”为特色,在“合”上下功夫。一是少年宫内部教师的融合,中心打破教师学科背景壁垒,构建教师协同发展机制,以多学科教师协同的方式进行课程开发与实施,促进教师跨学科成长,为校家社育人过程提供全科教师;二是与外界专家的融合,中心邀请专家入校培训指导,开展专题讲座,通过交流分享、智慧碰撞,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三是区域学校的融合,中心牵头成立鄂尔多斯市校外教育联盟,区域联动紧密,推动全域育人,成果辐射影响杭锦旗、达拉特旗、乌审旗等旗县,并复制推广到陕西省神木市大柳塔青少年宫,校家社协同育人模式获得广泛推广,效果得到验证。

  完善评价体系,从“单一”到“多元”

  中心搭建康巴什区中小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体系,以综合实践、研学活动、兴趣培养三大领域课程为评价载体,从课程目标出发,制定多元评价模块,通过线上、线下评价的方式,将学生的学习过程整理成包含照片、视频、质性评价等多种素材的履历性评价档案,进行全过程、多领域、多维度的留痕评价,有效实现了育人目标。多元评价模式实现了学生综合素养评价全面化、深度化与可视化。这些评价将作为跟踪、分析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依据,为校家社协同育人指明方向。

  康巴什区青少年发展中心历经12年研究、实践与探索“‘无界’教室”“‘无痕’教育”,让更多优质资源打破时空限制、连通城乡、跨越山海,使更多学生参与普惠高质量实践活动,在国家、自治区各级各类比赛中展现风采、取得佳绩,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中心被评为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青少年发展中心主任 王晓燕)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育视窗 12打造“无界”教室 实现“无痕”教育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青少年发展中心主任 王晓燕2024-10-15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青少年发展中心 2 2024年10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