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9 星期四
丽水学院生态学院
加强新农科人才培养 赋能乡村振兴

  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在推进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丽水学院生态学院依托“十四五”浙江省一流学科“农业资源与环境”(B类),农业专业硕士点和园林、园艺两个涉农本科专业,以新农科建设为方向,在专业建设中全过程、全方位融入知识目标、德育目标,将专业教育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载体,扎实开展新农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

  聚焦学科建设

  加强人才培养

  学院围绕新农科建设,立足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定位,以产教融合为抓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为乡村振兴、浙江省“大花园建设”和绿色发展培养“三宽四得”(宽厚基础、宽博知识、宽精技能,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用得上)的复合型、应用型山区高素质专业人才。

  在课堂教学方面,学院明确了“以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立足丽水,走特色发展道路”的人才培养定位,逐步构建“三提升二清单一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三提升”是指通过提升师资队伍建设能力、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师生服务地方能力,逐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清单”是指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形式,由企业提供人才需求清单,由学校提供培养清单,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供求清单的有机结合,为学生和企业之间搭建桥梁;“一融合”是指围绕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提高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度,达到融合贯通的目的,形成全方位、立体式培养模式。该模式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农业专业硕士培养立足地方农业发展需求,采用“课堂教学+案例教学+研讨教学”三位一体的方式开展教学,引领学生走进田间地头,深入农业一线开展科学研究。

  为构建一流专业课程体系,学院对标国家、浙江省一流专业标准,在充分分析和调研的基础上,认真梳理新农科背景下农学类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从人才供需维度(高校和用人单位)、人才目标维度(专业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发展维度三个维度构建涉农专业课程体系。该项目获批浙江省级“十四五”教学改革项目。同时,学院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为己任,建有浙江省一流课程14门、精品课程1门,建立省级以上实验实践基地3个,有1000余人次参与校内外“师导生创”团队活动,出版教材11部,教师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别奖项6项、省级奖项百余项,发表各类论文96篇。在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开发、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

  结合产业需求

  增强实践能力

  学院以新农科建设为指引,结合产业发展需求,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为抓手,本着“立足目标、结合产业、对标国标、突出特色”的宗旨,构建基于“全产业链”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是供需对接、教学共管,构建教学共同体。二是对接市场、培养技能,注入人才培养新动能。三是立足地方、创新模式,开展多层次实践教学。四是产出导向、内外协同,实施多元化实践教学。五是多元评价、实时反馈,建立全过程反馈机制。

  为更好地服务于产学研合作育人模式,学院坚持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完善现有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基础上,与34家企业建立实践教学协作关系。实践基地主要承接学生的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活动,教师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合作形式多样且逐渐深入。学生深入行业一线,并结合生产实际参加各类竞赛,获得奖项100项以上。其中,学生作品《以科绘景,共富“薯光”——丽水仙渡乡番薯联合国概念规划》获得2022年“建行裕农通杯”第五届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金奖,《意蕴丽水·链接青山》获得“丽水山居图”城市设计国际竞赛“创意提案奖”等。

  此外,学院致力于开展地方服务工作,尤其是在“山居”“山景”的打造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完成了多个项目,并取得良好的口碑。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基地的教学科研和专业实践活动,达到完善知识能力体系、增强专业综合素养、提高实际操作技能的目标。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学院师生赴国内外知名大学交流、访学、参加国际会议、开展合作研究等,提升教学能力、科研水平,拓宽国际视野,并在教与学中加以应用,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能力。

  确立“五大方向”

  打造人才摇篮

  对标新时期乡村人才建设的新目标、新要求,学院确立了五大专业发展方向。

  一是坚持观念引导与招生改革。加强涉农专业宣传,提高社会认可度。通过媒体宣传、举办讲座、开展招生咨询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涉农专业的价值和前景,引导更多优秀学生报考涉农专业。同时,改革招生制度,开展多元化招生模式,满足地方对农业人才的需求。

  二是优化专业教学团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通过引进优秀人才、加强在职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参与学术研究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新能力,打造高水平的涉农专业教学团队。

  三是完善现代农业职教体系。学院完善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构建从中职、高职到本科、研究生的完整的涉农专业教育体系,注重实践教学和技能培训,使毕业生具备从事现代农业工作的能力和素质。同时,加强与农业企业的合作,采用定向培养、工学交替等模式,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是专业与产业深度融合。深化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加强学校与农业企业的联系和合作,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和合作关系。通过实习实训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农业生产实际和市场需求,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五是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涉农专业多元化发展,培养复合型农业人才。在保持传统农业专业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兴农业领域和交叉学科专业的发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其参与科研项目和创新创业活动。

  着眼未来发展,丽水学院生态学院将从坚持观念引导和招生改革、教学团队优化、职教体系完善、农工融合、建设合作社、生态保护、校企合作以及专业多元化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多个方面入手,加强新农科人才建设,推动涉农专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本文系浙江省高等教育“十四五”教学改革项目“新农科背景下园林一流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探索”[项目编号:jg20220587]、“十四五”浙江省一流学科“农业资源与环境”建设项目阶段性成果)

  (吕耀平 戴庆敏 徐传保)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育视窗 10加强新农科人才培养 赋能乡村振兴 吕耀平 戴庆敏 徐传保2024-09-19 丽水学院生态学院 2 2024年09月1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