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学科的跨学科教学,是提升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时代新人,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明德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五育”融合,充分发挥学校体育与健康学科优势,积极构建“体育+X”融合课程体系,将语文、数学、音乐、思政等学科知识融入体育课堂,让体育课堂“趣”起来、“妙”起来、“悦”起来、“润”起来,为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体育+语文,让课堂“趣”起来 寒亭区明德学校打破学科壁垒,找准关联点,将体育与语文两门学科巧妙融合,将语文学科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到体育课堂中,拓宽育人阵地,让体育课堂也具有人文气息。例如,在讲授篮球模块中《行进间运球》一课时,教师为学生详解篮球运球的动作要领与技巧后,组织学生开展“成语篮球”主题比赛,在学、练、赛整个过程中,引导其他组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来描绘参赛组学生的状态,并分享相关的成语故事。学校通过体育、语文两门学科融合,不仅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内涵,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体会不一样的“趣”味。 体育+数学,让课堂“妙”起来 新课标明确要求体育教学要实现身体训练与思维逻辑的有机结合。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涵盖了众多与体育相关的知识,比如铅球的出手角度,跳远、跳高起跳时的腾起角度等。寒亭区明德学校抓住学科的连接点,探索“数学体育”主题学习路径,将体育学科与数学学科有机融合,将“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渗透到体育课堂中,实现智育与体育的融合发展。例如,田径模块中的《掷实心球》一课,教师引入数学学科“二次函数”相关知识点,通过讲解抛实心球所蕴含的数学原理,让学生依据原理探寻技巧,更高效地掌握“掷实心球”运动,增强体育运动的效果。同时,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生动的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校通过“数学体育”主题学习的探索,一方面更科学地强化学生体育素养,另一方面更生动地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体育+音乐,让课堂“悦”起来 寒亭区明德学校为改变以往体育课堂只使用口哨与口令指导学生训练的方式,将音乐深度融入到体育课堂中,让音乐贯穿体育课堂全阶段,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用音乐缓解学生身体疲劳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学科知识的积极性。一方面,组织体育教师与音乐教师开展联合教研,共商共研跨学科学习,提升体育教师的音乐素养,为学科融合筑牢基石;另一方面,系统研究两门学科融合的关键点,探索学科融合多元实施路径,实现运动与韵律的和谐统一,赋能体育课堂提质增效。例如,在讲授《跳绳》一课时,教师可选用不同节奏的音乐,引导学生随音乐节奏进行热身、快慢练习、放松等,让学生在放松身心的同时,获得更好的锻炼效果,并组织学生依据音乐进行跳绳花样编排比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校将音乐与体育两门学科进行深度融合,使体育课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浓厚兴趣,感受“悦”动体育课堂。 体育+思政,让课堂“润”起来 寒亭区明德学校落实全环境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深挖思政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品德教育”等有机融入体育课堂,走好“润物无声立德,潜移默化育人”优质育人路。例如,在讲授田径单元模块《快速跑》一课时,教师将“诚信”主题贯穿课堂,通过播放田径比赛作弊警示案例,引导学生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通过组织速跑比赛,结合学生的个人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打分,在强化“诚信”主题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拼搏精神,形成友好竞争意识。学校通过合理的课程设计、教师引导以及评价标准设置,使体育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贯通,让正向、积极、健康的理念引领学生成长,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开展体育与健康跨学科教学,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寒亭区明德学校通过明确跨学科主题、精心设计跨学科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和建立科学合理的跨学科评价体系等举措,在有效提升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的同时,不断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 (管峰 周朕 刘志强 杨晓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