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3 星期二
江苏省海安市从队伍、课程、活动、环境等方面入手加强红色教育体系建设——
擦亮儿童青少年人生底色
  江苏省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组织学生阅读《写给青少年的党史》。

  翟慧勇 摄

  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位于江苏省海安市,记录着1946年华中野战军以3万兵力迎击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12万之众,一个半月内连续作战七次、仗仗奏捷的红色历史。近日,海安市教师发展中心附属小学“江苏省英雄中队‘粟裕中队’”的少先队员们在辅导员带领下走进纪念馆,观看历史图片和文物,跟随讲解员重温战火纷飞年代里的革命故事。

  海安是有着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是一方镌刻着红色记忆的热土。近年来,该市各学校从队伍、课程、活动、环境等方面入手加强红色教育体系建设,以红色资源助力思政教育,以红色教育引领培根铸魂。

  加强队伍建设,把握红色教育根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颁布后,第二实验幼儿园园长于小进经常组织学习研讨活动。通过园长领读、教师交流、组织测试等环节,教师们对包括红色教育在内的爱国主义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

  海安市教育体育局始终把提升师资队伍专业素养作为开展红色教育的根本来抓。各学校党组织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切实加强教师队伍思想建设。同时,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辅导员队伍、班主任队伍,并通过系统培训、课题研究、专题研讨等,提升教师整合红色资源进行思政教育的水平。

  城南实验中学党支部先后组织党员干部走进海安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浙江嘉兴南湖红船、淮海战役纪念馆等地开展浸润式思想教育。第三实验幼儿园通过书记微党课、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红色基地实地感悟、立足岗位见行动等教育活动,全面提升教师的思想水平。海安高级中学依托与扬州大学联合建设的“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培养红色教育骨干师资队伍,通过红色思政教学设计大赛提升红色教育水平。实验小学、明道小学、南莫镇中心小学等坚持“大师资”理念,聘请老党员、老战士、老干部、英雄人物、劳动模范、红色基地讲解员等担任思政课兼职教师或校外辅导员,形成了红色教育共育机制。

  加强课程建设,挖掘红色教育资源

  为全面了解全市红色资源现状,海安进行了红色资源调研普查,其成果凝结在了130余万字的《海安红色之源》一书中。该市各学校秉承“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的理念,根据学校所处地域、各学段学生特点,从书中精心挑选内容灵活应用。

  在海安,不少学校加强了红色校本课程建设。城南实验小学组织骨干力量,研发《幸福娃,红孩子》校本教材和课程。教材分国家、家乡、学校3个篇章,每个篇章都包括“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忆革命英雄”“知伟大战役”“观红色电影”“访红色基地”6个板块。“红色教育校本课程解决了教师‘无米之炊’的难题,增强了红色教育的目的性、规范性、系统性,使红色教育的目标更明确、效果更显著。”该校副校长、总辅导员康缪燕说。

  城南实验中学以海安市委宣传部编印的《红色海陵》为蓝本,将本土红色资源和德育工作有机融合,坚持每周安排校本课程1课时,保障红色教育有效实施。南莫中学建立“国防教育研究组”和“践行铁军精神研究会”,组织教师将国防教育、铁军精神融入校本课程,编写了《水网游击战》等校本教材。

  加强活动建设,拓宽红色教育渠道

  “站在这里,我仿佛听到了革命战争年代的隆隆炮声,看到了革命战士英勇杀敌的战斗场景,深切感受到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我定会接过革命前辈的接力棒,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在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前,海陵中学八年级(15)班学生周昊宇立下了铮铮誓言。

  海安市各学校将红色教育活动纳入学校德育(团队)工作计划,开展了许多师生喜闻乐见的红色教育活动,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洗礼、陶冶情操。海安高级中学组织师生排演话剧《红岩魂》,演出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海安市委、市政府把该剧作为主题教育教材,组织副科级以上干部观看。海陵中学组织师生表演课本剧《回延安》,西场小学组织学生表演京剧《打虎上山》《智斗》等,让学生在创、排、演、看的过程中接受红色教育。教师发展中心附属小学组织开展地域红色资源项目化学习,依托新四军联抗烈士陵园、联合抗日座谈会会址、角斜红旗民兵团史绩陈列馆等海安红色圣地,开展微队会、红色寻访、红色宣讲、红色研学等系列活动。曲塘中学通过组织学生走联抗路(联抗桥)、参观联抗纪念碑、听联抗指战员讲陈毅在银杏树下号召英勇杀敌的故事,寻访“联抗部队”在曲塘的红色印记,追寻先辈足迹,感悟革命精神。

  加强环境建设,丰富红色教育载体

  在海安高级中学校园内,有一座雄伟端庄的西班牙式小洋楼,因粟裕将军在其中居住了两个月,它被海安人亲切地称为“将军楼”。两年前,海安高级中学重建小洋楼,内设主题展览,“将军楼”由此成为海安高级中学红色课程基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雄事迹、献身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一定要学习好、传承好,让红色基因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学校党委书记董裕华介绍,该校在校园环境中融入红色文化元素,开发参观红色基地、聆听红色讲座、表演红色经典、召开红色班会等系列课程,让学生浸润在红色校园里。

  校园环境不仅具有装饰美化作用,还具有教育性,是鲜活的课程、育人的载体。海安市各学校积极创建校园红色文化,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南莫中学设置《铁军》红刊室,学校宣传橱窗专设“国防空间”“铁军精神”专栏,各班创设红刊图书角,并将每周二中午作为“国防教育时间”。海陵中学在校园内建成“海安名人墙”,传承海安先贤的家国情怀。紫石中学重点围绕“紫石”元素打造了“清园”“榉园”两处校园景观,向全体学生宣传爱国人士韩紫石先生联共抗日的光辉事迹以及爱国爱民的高贵品质。孙庄小学基于地域红色特色文化在校园内建成了红土孙庄展示厅、红色儿童剧场、“红色接力”训练坊、红色文化主题长廊。

  “学校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场所,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主阵地。”海安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树群表示,下一步,该市中小学将从思想认识、机制建设、师资队伍、课程管理、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等方面进一步探索新时代学校红色教育的新路径新方法,用红色擦亮儿童青少年的人生底色,切实完成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大思政 09擦亮儿童青少年人生底色 通讯员 葛国建 葛振 本报记者 刘亦凡2024-09-03 江苏省海安市从队伍、课程、活动、环境等方面入手加强红色教育体系建设—— 2 2024年09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