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指出,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发展,按照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等基本办学定位,加快推进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应用型人才是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支撑,具有实践导向、突出技术应用、跨学科知识、改革创新等核心特质。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主阵地,高校要从以下三个维度系统性构建,突破传统范式,优化育人环境,提升育人质量,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构建人才培养供给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动态适配机制。当前,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适配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紧紧围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高等教育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地方经济社会和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服务行业产业发展为重点,从根本上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实践上,应用型人才既要具备学科知识和理论基础,又要具备应用能力和改革意识,更须具备对关键岗位识别、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服务针对性、实践应用性和改革创新性。 为此,要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配机制,以系统思维构建人才供需,利用大数据平台动态更新学科、专业、行业、职业等关键数据;建立“学科—专业—市场—职业发展”的多维数据体系,推动高校学科专业与区域产业、未来职业深度对接;加强对人才市场变化的前瞻性研判、实时追踪和敏捷响应,构建灵活高效的人才供需动态匹配机制;推进个性化、智能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为学生提供职业发展规划、能力提升、岗位匹配等全链条服务,提升学生社会适应力。 构建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日新月异的深度融合生态。应用型人才培养要紧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要建立“需求牵引、动态调整”的学科优化机制,形成“产业需求图谱—能力指标矩阵—课程模块群”的模式,将行业技术标准实时转化为教学标准。 在实践中,要构建“知识—能力—素质”育人体系,突出“做中学、用中学”,融入企业技术、岗位和需求,以真实问题教学推动学生技能的内化和迁移,打造“能力指标矩阵”,提升专业设置的灵敏度,构建“课程模块群”,优化课程、教学和实训,实现专业学习与工作岗位“无缝对接”。 同时,要建立“分类培养、个性发展”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机制。结合学生的兴趣、优势与职业意向,提供多元方案。开设模块化、菜单式课程,实施“基础课程+方向课程+项目实践”分层教学,实现学生个性化成长。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实施联合育人、定向培养和岗位实训,提升学生的岗位胜任力,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从“静态供给”向“动态适配”、从“统一模式”向“个性成长”转变,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构建应用价值创新与多方发展共享的协同治理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持续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人才培养效能实际转化,探索构建“价值导向明确、资源配置优化、多元主体协同”的育人新机制,是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要实现以上目标,需在以下方面着力。一是实现育人生态的创新和转化。构建以政府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模式,通过教育治理体系改革实现多方协同、多元共治,完善制度保障,实现地方经济发展、产业优化、人才供需平衡与个人全面发展的内在统一。政府主导政策、资源和制度保障,高校围绕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结构和发展需求,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强化实践导向和综合素质培养;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确保教育与岗位匹配,社会力量为人才成长提供支持性服务,个人主动承担起自身成长的责任。二是实现育人过程的创新和转化。创新开放育人模式,多部门协同构建治理框架,统筹人才培养与产业、技术衔接,形成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的强大动力;创新激励措施,组合政策工具引导企业深度参与,降低企业参与办学成本,激发企业参与专业共建、课程开发、实践教学和技术转化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评价机制,打破行业和学术壁垒,建立促进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新型教育生态,重构教育与产业的价值交换关系,重塑教师发展轨道,探索建立“学术—实践”晋升体系,通过实践成果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增强教师的职业竞争力。三是实现育人成效的创新和转化。这是推动高质量产教融合的核心目标。构建“教育—产业共同体”是推动深层次产教融合的战略选择,更是实现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的必然要求。多元协同育人机制助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从“知识灌输”向“能力生成”的范式转型,从“单向供给”向“共建共享”的系统变革,构建多维互动网络,形成合作格局,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配性,为地方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动能和创新活力。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