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5 星期四
在“天河”故事里读懂青年担当
郭诗雨
  扫描二维码 看更多内容

  我曾以为奉献是宏大叙事,离我很远,但当看到那张竣工后林县人民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红旗渠总干渠通水典礼的合照时,当聆听总工程师吴祖太、“子承父业”张买江、排险队长任羊成等人的故事时,我突然懂了,奉献是每个普通人把“小我”熔铸成“大我”的决心。我在红旗渠的故事里读懂了,青年的担当,不仅仅是誓言,更是像修渠人那样,一锤一钎把理想刻进时代岩壁的行动。未来,我想用更多年轻的视角,让这条“天河”里流淌的精神,继续滋养更多同路人。

  (作者系淮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师范]2302班学生,微视频《凿山引水筑伟业 砥砺前行谱新篇》主创者)

  黄晓婷 淮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师范)2403班学生

  现在,每当我听到水流声总会想起红旗渠。世纪在跨越,时代在变迁。不变的却是那一份将青春付诸奋斗、将个人融入祖国的选择。我们这代人的使命,不是重复历史,而是传承修渠人跨山引水、敢于战天斗地的精神品格,自觉做勇于担当作为的不懈奋斗者。

  马晓雪 淮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辅导员

  这次创作让我确信爱国主义教育的真谛,不仅是让青年学生记住历史,更是要引导他们在与历史的对话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坐标。当学生说“以后看到水龙头滴水会想起红旗渠”时,我知道,那条“人工天河”已经流进了青春的心田。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