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9 星期二
党建引领 创建“一核五融六维三法”体系
——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推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
国瑞坤 张佳

  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构建实施“一核五融六维三法”体系,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双融双促。

  学院党委坚持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和学校学院重点工作,聚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人才引育、教职工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五大融合重点”,从“规范创新行动”“阵地打造行动”等6个维度实施“三三工作法”,促进党建工作融入事业发展全领域、全过程。

  一是实施“规范创新行动”,落实“三强三促”,发挥党委核心作用。“三强三促”:强工作规范,促治理效能提升;强品牌铸造,促学科影响跃升;强机制体系,促发展动能攀升。近年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工业工程专业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获批国家级别一流本科课程1门、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4门,获评国家级别规划教材1部、山东省一流教材2部,承担山东省教研项目30余项,入选“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3篇。主持国家级别项目49项、省部级项目100余项,承担政府部门或企业委托项目90余项,在《Science》(《科学》)子刊、《中国管理科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900余篇,出版著作58部,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10余项。

  二是实施“阵地打造行动”,落实“三建三融”,打造作用发挥载体。“三建三融”:建规范型实体阵地,融学科特色;建融合型数字阵地,融党建文化;建活力型文化阵地,融育人理念。学院持续用好“为您服务吧”“交研空间”等先锋阵地,打造党员先锋研讨区、红色读物阅读区等“党建+”融合功能区。积极推广“思政电台”品牌栏目,优化特色板块。凝练学院文化,挖掘管理学学科文化符号,构建“两号(微信公众号、抖音号)、一站(学院网站)、一室(学院党员活动室)、一廊(学院办公走廊)、一片(学院迎客大厅、宣传板、院风院训等文化标识)”文化阵地。

  三是实施“团队提升行动”,落实“三比三争”,发挥团队凝聚效应。“三比三争”:建党员先锋岗,比业绩,争优秀;建党员领衔项目,比贡献,争先进;建党员突击队,比作为,争一流。学院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化协同创新,获批成立黄河流域数据智能与低碳治理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团队计划”团队5支、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团队1支,承办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青年论坛等学术会议10场。学院党委获评“淄博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干事创业好班子”。

  四是实施“书记领航行动”,落实“三抓三创”,发挥头雁作用。“三抓三创”:抓能力提升,创优秀“双带头人”;抓“党建双创”,创样板党支部;抓融合质效,创优秀基层组织。学院立足校城融合发展战略,选派26名教师担任企业科技副总。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积极建言资政。学院党委获批学校首批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学院团委获评“山东省五四红旗团组织”,学院党支部获批学校首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一支部一特色”基层党建品牌创建立项单位,在全国新时代高校党建“一融双高”工作论坛上作典型发言。

  五是实施“党员领带行动”,落实“三联三包”,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三联三包”:党员干部联系青年教师,包培养;教师党员联系重点学生群体,包指导;教师党员联系学生就业,包落实。近年来,新进教师获批国家级别科研项目11项,省部级项目人均2项以上。学生就业率和升学率逐年提高,600余名学生到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院校深造。学院在科创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别奖项370余项、省级奖项近700项,1个项目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金奖。

  六是实施“联动考核行动”,做好“三评三定”,检验双融双促工作质量。“三评三定”:评支部,定星级;评项目,定样板;评党员,定先锋。先锋模范不断涌现,获评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1人,入选财政部门高层次财会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名单1人、省级重点人才工程名单6人、山东省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项目人员名单4人。学院党建与业务融合典型经验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学习强国”等平台示范推广。

  未来,学院党委将继续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向着“省内一流、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数智管理学院”的办学目标奋力前进。(国瑞坤 张佳)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