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师范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自2015年起,建立由“青蓝讲坛、青风学堂、青雨润堂、青烛讲堂、青影艺堂”共同构成的“五青”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学校用融合的理念构建“大思政”格局,凸显全员育人的力度;用力行的方法增强“大思政”保障,凸显全过程育人的效度;用合力的思维促进“大思政”落地,凸显全方位育人的温度。学校致力于构建党政齐抓共管、协同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思政”格局,力求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痛点、盲点转变为亮点、拐点、支点。 “青蓝讲坛”旨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科学精神,致力于培育具有高视野、高品位和高素质的大学生;“青风学堂”深入推进红色基因传承,打造“没有围墙的思政课”,培养具有正知、正念、正能量的新时代青年;“青雨润堂”锚定提升辅导员和学生的专业知能,以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为目标,为辅导员能力提升赋能,为锻造时代新人注入强劲动力;“青烛讲堂”坚持强化党员干部和师生党性修养,通过形式多样的理论教育和业务培训,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师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增强党性,立足岗位建新功;“青影艺堂”旨在涵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用中华美育精神滋养学生,通过“思政+艺术”融合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竞赛、展览和实践活动各环节。 十年来,南昌师范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培育时代新人的重中之重,坚持不懈推进“五青”思政工作育人品牌建设,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不断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成功走出了一条思政工作创新、特色发展之路,科学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 十年来,南昌师范学院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以“五青”思政工作体系开启“培根铸魂育新人”新篇章。学校坚持培根铸魂,紧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要求,秉持“学生活动开展到哪里,思政教育就延伸到哪里”的理念,将“五青”思政工作体系全面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教育引导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学校以“五青”为笔,在赣鄱大地上书写“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篇章,力求让每一场讲坛讲座都成为信仰的播种,让每一次故事创演都化作精神的传承,让每一轮社会实践都铸就担当的脊梁,让每一场“青烛讲堂”都传递理论的温度,让每一份摄影感悟都凝聚前行的力量。 十年来,南昌师范学院以“五青”思政工作体系深化“启智润心”育人内涵。以启迪智慧、润泽心灵为出发点,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五青”是走向生活的生活教育,也是走向社会的社会教育,还是走向田间地头、企业厂矿的社会实践教育,从“青蓝讲坛”的“四个模块”(教师教育模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模块、红色文化教育模块、美育模块)到“青风学堂”的“四个中心”(故事创演中心、中华经典诵读中心、师范生语言技能训练推广中心、“互联网+文化传播”中心),从“青雨润堂”的“四个工程”(理论素养提升工程、身心健康提升工程、科研水平提升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工程)到“青烛讲堂”的“四个平台”(理论宣讲平台、业务学习平台、干群连心平台、成果共享平台),再到“青影艺堂”的“四个板块”(视觉艺术教育板块、视觉艺术交流板块、视觉艺术展示板块、视觉艺术创新创业板块),都注重以文化人、启智润心。学校打造的“五青”思政工作体系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接地气、入人心、见真功,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十年来,南昌师范学院以“五青”思政工作体系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学校对标“三全育人”要求,着眼于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按照“知—情—意—行”的转化顺序,通过党员带头、教师带动、红色基因引领等路径,真正把各项工作的重心和目标落在立德树人效果上。在具体实践中,学校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协同,运用故事创作、艺术展演、志愿宣讲、校外见习等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做在经常、做到个人、做进心坎,促使教育教学更有温度、思想引领更有力度、立德树人更有效度,促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成长诉求、时代发展要求、社会进步需求。 (王金平 幸灵敏 刘菡 但海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