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改风采
2025-07-07 星期一
南昌航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一核两翼三融合” VR驱动多维育人

  在江西省加速推动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浪潮中,南昌航空大学积极响应“2+6+N”“1269”行动计划,由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师韩欣莹带领的VR(虚拟现实)教育研究团队,匠心构建“一核两翼三融合”虚拟现实专业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

  该模式以虚拟现实专业的创新培养为核心,以世界VR产业大会平台培养和实践项目赛事活动创新培养为两翼,深度推进学科专业交叉、校内外导师联培、思政教育与社会服务应用的三大融合,从思政教育、地方服务、科普教育、人才培育等维度精准发力,交出了一份亮眼的育人答卷,成为VR人才培养领域的先进典型。

  思政创新:VR技术赋能,红色基因铸魂

  艺术与设计学院以“一核两翼三融合”模式贯穿VR研究生培养的始终。强调虚拟现实技术是创新培养的核心载体,在课程设计与实践项目中深度挖掘思政元素,指导学生通过创作虚拟交互动画《多彩中国年》实现对外文化交流。打造实景红色AR作品《百年辉煌》,让红色历史场景“活”起来,生动传播了红色文化,增强了红色精神的吸引力与感染力。这些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思政感悟紧密结合,真正实现了思政教育与专业实践的有机统一,显著提升了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出一批兼具专业素养与理想信念的优秀人才。

  科普教育:VR科普进校园,点亮科学梦想

  充分发挥世界VR产业大会平台培养和实践项目赛事活动创新培养的双翼作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团队连续多年承办了省部级科普活动,包括江西省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活动、江西省科普微视频创作大赛、江西省科学实验展演汇演活动、江西省第十届大学生科普动漫创作大赛、江西省科普讲解大赛。通过开展科普赛项,加强了科学知识与艺术表达的融合,进一步提升了学院学生的跨学科知识素养和能力。

  在服务社会科普公益方面,团队携带VR设备和原创内容走进社区与校园,目前已服务20余所中小学,惠及2万余名师生,包括航空、生态保护、科学家精神等主题,激发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浓厚兴趣与热爱。团队创作的科普动画《奇妙的世界》在江西电视台少儿频道播出,科普影响近500万名儿童,这项科普成果获得了江西省科协、江西省科普作家协会等行业专家的认可,并荣获2023年度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服务地方:产教深度融合,助力产业升级

  艺术与设计学院立足“一核两翼三融合”模式,全力服务地方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举办了“流光溢彩在赣鄱”首届江西设计艺术类研究生留赣发展论坛,搭建起高校与企业交流合作的桥梁。举办“VR+文旅产业”高级人才培训,为行业输送专业人才;承办江西省科协“科学问道 智库沙龙”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发展专场、AIGC技术对“1269”行动计划的作用探讨活动,汇聚行业智慧,为江西VR产业发展建言献策。这些活动被多家权威媒体广泛报道,充分彰显了学院在“1269”行动计划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团队获评江西省文旅产业金杜鹃VR/AR创新团队,在全球数字贸易创新大赛中获得创新价值团队奖等荣誉。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团队在虚拟现实领域的深厚实力,更为江西虚拟现实产业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

  人才培养:多维协同育人,培育行业英才

  艺术与设计学院在“一核两翼三融合”的基础上,构建了“学训赛研创”“五位一体”教学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学生依托世界VR产业大会这一国际性平台,在策划、布展、运营维护等环节中积累丰富的实战经验;通过参与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等各级各类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不断提升专业技能。

  学院与多家全国VR50强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校外实习就业基地,实现了教育资源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在该模式的精心培养下,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累计获得国家奖项、省级奖项超200项。其中,在2024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赛道获得全国一等奖;团队开发的游戏类作品《凌空之眼》荣获全国第三名,彰显了该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如今,“一核两翼三融合”创新培养模式已在江西省内外的20多所高校开展经验交流。该模式的成功实践也被多家权威媒体关注报道。艺术与设计学院以点带面,致力于打造可复制的VR教育案例,为省内外VR产业发展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为虚拟现实产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坚实的教育力量。(宋军)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改风采 07“一核两翼三融合” VR驱动多维育人 宋军2025-07-07 南昌航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2 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