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4 星期五
成都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
创新育人模式培育“知华晓世”的优秀学子

  成都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肇始于2000年,是与成都外国语学校协同发展的现代高品质民办学校。历经二十五载栉风沐雨、砥砺奋进,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外语教研工作示范学校、德育创新基地学校、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行先试示范校、中小学生人文素养及影视戏剧教育项目应用校、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等多项荣誉。

  学校坚守初心使命,践行“让每一粒种子卓越生长”的教育哲学,以四川省心理学会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灵魂·国际视野’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为引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文化认同与全球视野培养为主线,以课程建设、教学模式创新、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为突破口,匠心打造“中国灵魂·国际视野”的育人体系。通过系统整合“五育”以及外语特色教育和国际教育资源,构筑多维联动、协同发展的育人矩阵,着力培养具备“中国灵魂·国际视野”、“知华晓世”的优秀学子。

  优化课程体系:从“拼盘式”到“基因式”融合

  高质量落实国家课程。学校秉持“根植中华风骨,培育世界担当”的教育愿景,以家国情怀为精神底色,立足中华文化沃土,聚焦学生实际需求,强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科学确立国际理解课程的学段重点:一年级聚焦对世界民族的认知,二年级探索国际文化精髓,三年级涵养国际礼仪修养,四年级关注全球和平发展,五年级开展国际热点研讨,六年级培育国际责任担当,形成循序渐进的育人路径。同时,学校将“道德与法治”课程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深度融合,精心研发“全球议题探究”校本课程,通过对“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等主题进行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国家课程核心内容。此外,学校还设计开发《中国节日文化英语绘本》,以双语形式生动展现春节、中秋节等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在2024“外研之星”全国外语特色课程和跨学科素养课程精品课例征集活动中获得教学团队卓越奖。

  加强国际课程的本土开发。学校强调课程内容的高选择性、生活化和探究性,强化学科跨界融合,孕育出“Panda成都·华教云课堂”“附小代言娃培训课程”等系列优质校本课程。在实践中,学校通过学科渗透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主题式教学包括国际文化节活动、中外戏剧节活动、“附小娃观世界”活动等,拓展学生国际视野;融合式教学包括姓名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帮助学生感悟中华文化;体验式教学通过海外研训,培养学生感受美好的能力。在引进IB-PYP国际课程时,学校创造性融入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元素,引导学生运用英文创作诗歌,用中国画技法绘制传统服饰,实现艺术表达与文化传承的统一。此外,学校还创新开发“一带一路”倡议主题探究课程,通过模拟国际会议、文化体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创新性开发特色课程。学校以国家课程为核心轴,以国际课程为拓展轴,精心构建“双螺旋”课程架构,创新国际理解课程模式。通过开发“英语戏剧”“英文古诗朗诵”“中西文化创新”等国际理解课程,打造特色课程模块,帮助学生学习全球治理知识,厚植学生文化自信。同时,学校全力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使学生进一步认知中外文化精髓,在文化交流互鉴的过程中培育国际素养,激发学生对中华文明的深切认同,使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自觉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使者。

  建强师资队伍:从“双语教师”到“跨文化导师”

  打造教师专业发展的立体化路径。学校创新实施“双师共研”机制,由中外教师共同组建跨文化教研共同体,联合研发“文化理解”主题单元。打造“文化敏感力”培训项目,通过情境模拟、跨文化案例研讨等方式,提升教师跨文化教学能力。近3年,学校教师在国家跨文化教育教学比赛中获得12项冠军。

  推动国际化师资的本土化培育。学校高标准打造“教师海外研修基地”,每年遴选骨干教师赴合作院校开展交流。创新推行“文化浸润”计划,要求教师每学期完成20学时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修。在2024年“外教中国行”活动中,学校外籍教师通过研习剪纸艺术、书法精髓、扎染工艺等,深刻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促进跨学科团队协同创新。学校打造“中外文化融合”教研团队,汇聚语文、英语、美术、科学等多学科名师。在主题教学中,语文教师深度解读文本的文学价值,英语教师创设多语言情境,美术教师指导学生绘制主题画卷,科学教师演示古代科技发明,构建起多维度、立体化的跨学科育人新模式。

  构建文化生态:从“物理空间”到“精神家园”

  拓展校园文化叙事空间。学校打造“文化基因培育场”,将校园空间划分为“中国印象”“世界之窗”两大主题区域。“中国印象”区域设有活字印刷工坊、国粹脸谱艺术馆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中心,“世界之窗”区域则打造了联合国展厅、国际货币博物馆等。同时,学校设计“文化护照”评价体系,记录学生在多元文化场景中的探索历程与成长轨迹,形成可视化的文化成长图谱。

  深度推进文化交流。学校携手澳大利亚本迪戈高中共同推出“双师课堂”教学模式。在“同一本书”项目中,中澳学子通过云端对话共同研习《西游记》,开展跨文化视角的思维碰撞。精心策划“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活动,让学子在文化溯源中增强民族认同,在文明对话中坚定文化自信。

  数字技术赋能创新。学校系统整合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创新打造“智慧文化云平台”。在精准教学维度,AI系统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解析学生作业数据,动态构建多维知识能力图谱,自动生成适配个体发展的学习路径。在虚拟体验维度,VR文化场景库集成24个中外文化场景,支持全景式文化探究学习;依托AR技术实现文物“活化”,学生可通过扫描触发文物的三维展示,增强文化感知。在家校共育维度,成长档案系统能够全面记录学生六大类的200余项发展数据,家长可通过平台实时查阅数字化成长档案。

  迈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成都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将始终秉持“中国灵魂·国际视野”的育人理念,在课程建设上持续深耕,不断优化“双螺旋”课程架构,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在师资队伍方面,进一步强化跨文化教学能力,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教师团队;在文化生态领域,借助数字技术持续创新,拓展国际交流的深度与广度。通过多举措,着力培养更多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优秀学子,书写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成都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校长 梅花)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育展台 12创新育人模式培育“知华晓世”的优秀学子 成都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校长 梅花2025-07-04 成都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 2 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