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围绕“家的幸福感更多来源于心理富足还是物质条件”的家长辩论赛,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引发热烈反响。8名来自不同县区的家长代表引经据典、交流观点,观众席上不时响起阵阵掌声。这已是连云港市成功举办的第11期家庭教育主题辩论赛,是当地创新家庭教育理念推广方式、营造和谐育人氛围的生动缩影。 这一创新举措,源于江苏省连云港市钟声幼儿园立项的江苏省教育部门2024年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区域推进幼儿大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钟声幼儿园始建于1958年,先后获得江苏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江苏省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课程游戏化建设示范基地、江苏省幼儿篮球示范园等荣誉称号,曾承办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江苏分会场活动等,与田湾核电站、江苏海洋大学等多家单位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社会声誉较高。 近年来,在连云港市教育学会学前专委会和钟声幼儿园的共同引领下,连云港市34所幼儿园、121名教师组成“幼儿大健康教育共同体”,以区域推进的方式共同实施幼儿大健康教育,整体提升连云港学前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水平,积极打造“园内主阵地、家庭大舞台、社会大课堂”的保教生态,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活动升级:从“亲子活动”到“亲子相伴成长活动” 钟声幼儿园将每月15日定为家庭日,通过家规讨论、家务分工、亲子游戏等举措,深化家长对家庭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家庭和睦、幸福与进步。将传统的亲子戏剧、亲子集体舞、亲子运动会等“亲子活动”全面升级为“亲子相伴成长活动”,更强调家长与幼儿共同成长。活动紧密围绕大健康教育的育人目标,趣味性与教育性并重,推动家长从“被动参与”转向“深度参与并进行科学观察”,引导家长从多角度观察幼儿,了解幼儿与生俱来的个性品质,发现其独特性与需求,成为幼儿成长的有力支持者和引导者。例如,在“跳蚤市场”活动中,家长会收到一张观察记录表,引导家长关注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耐挫能力等,并观察幼儿的具体言行,了解幼儿用何种策略促销商品。这一转变旨在实现更深层次的家园共育,持续优化家长教育行为,共同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机制创新:形成“三会一体”协同育人新机制 在丰富的协同育人实践基础上,钟声幼儿园打破传统的“长辈单向教化”模式,聚焦幼儿对成人的反向社会化影响,形成“三会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即以幼儿委员会为纽带,紧密联动家长委员会、社区委员会。构建幼儿意见表达与行动参与的通道,促使成人在互动中重新审视幼儿的视角与能力。这一机制延伸出四类合作共建类型,即“幼儿园—幼儿园合作”“幼儿园—小学合作”“幼儿园—高校合作”“幼儿园—企事业单位合作”,加快“教联体”建设,广泛凝聚各方支持力量,共同构筑园家社共育的新生态。 在实践层面,钟声幼儿园通过设计“幼儿园内部、家庭环境、社会场景”健康问题清单,引导不同主体充分认识影响幼儿健康的不良因素;每月开展家长大健康教育满意度问卷调查,及时改善保教工作;录制“好家长 好孩子”微课,并上传至官方微信视频号,丰富家庭教育指导形式;借助视频技术,剪辑合成亲子健康戏剧录音,引导亲子在角色体验中树立健康意识;同时录制幼儿健康游戏、运动及相关活动成果,上传至云端资源库并生成专属二维码,归入幼儿电子成长档案,供家长扫码观看的同时,也通过数字化手段为幼儿健康行为的追踪、评价与个性化支持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外,钟声幼儿园还创新推出“优品计划”,在真实的“大社会”场域中联动多方主体,共同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鼓励幼儿售卖自己种植的蔬果,在“制作—包装—摆台—定价—售卖”的完整流程中,强化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文明礼仪、勇气、耐挫力等,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并内化勤俭节约、敬食惜食等优秀品德,从而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为确保活动教育意义的延续性,班级还建立了规范的财务管理机制:每周售卖活动所得盈利纳入班费,实行“公开透明、专款专用”的原则,由家长委员会负责日常管理,幼儿代表参与监督,共同培养幼儿的责任担当意识。 在活动初期,部分家长会存在一定的疑虑与担忧,针对这一情况,钟声幼儿园组织了一场专题家长会。会上,教师详细阐述了活动宗旨、活动对幼儿成长的意义、具体的活动实施方案等,并分享幼儿参与活动后的成长变化及家长满意度调查结果,以事实为依据,逐一解答家长的疑问,有效消除家长的顾虑,确保活动的顺利推进与深入实施。在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下,活动蓬勃开展至今。众多家长向教师反馈:实施“优品计划”后,孩子展现出更为自信大方的气质,其社会交往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面对问题时能够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方案。此外,很多幼儿还自发地参与到家庭劳动中,乐于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这充分证明“优品计划”在协同育人实践中取得了显著且积极的教育成效。 成效显著:形成助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连云港经验” 园家社三方形成了“理念共识、责任共担、资源共享”的“三共”局面。各主体通过共同参与活动、共同开发课程、共同提供支持等共担培育幼儿的责任。反向社会化在家庭中落地生根,亲子之间形成相互的正向影响。家庭生活实现“五更”转型,即家庭物理环境更健康、家庭饮食更营养、家长陪伴更科学、亲子关系更亲密、家庭育儿成才观更理性。截至目前,钟声幼儿园出版《让孩子快乐成长:“三位一体”教育理论探索与实践》;教师专业发展同步实现突破,培养出连云港首名幼儿特级教师、首名幼儿正高级教师;联动江苏海洋大学等21家单位提供年均50人次专家支持与16处场地资源,夯实协同育人根基。 从“服务家长”到“亲子共成长”,再到“园家社协同生长”,钟声幼儿园协同育人的理念与实践不断进阶,成果丰硕,老幼共托模式获省级养老服务工作典型案例并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报道。钟声幼儿园通过理论创新与实践深耕,显著提升了园家社协同育人效能,优化了家庭生活方式与教育方式,为区域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了 可借鉴的“连云港经验”。 (孙立明 曹英 陈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