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界创生:从清华钱学森班到深圳零一学院的创生教育》 郑泉水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在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科技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AI)的突破,正在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这种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日常生活的便利上,更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教育系统和培养人才的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郑泉水教授所著的《破界创生:从清华钱学森班到深圳零一学院的创生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思路,探索了创新与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提出了一个颠覆传统的教育模式——创生教育(Innovation-Motivated Education)。 作为清华钱班和深圳零一学院的创办者,郑泉水教授不仅是一位卓越的科学家,更是一位具有前瞻性教育思想的实践者。在他的带领下,这些教育试点项目不仅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我与郑泉水教授相识近30年。20多年前,当我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德国马普研究所工作时,有幸接待了郑教授的几次来访。同时,我与清华大学力学系的许多教师,包括郑教授,也开始了长期而紧密的合作。在这些宝贵的交流中,我深刻感受到郑教授在纳米力学领域的卓越贡献以及对学术的执着追求。我们的讨论不仅仅涉及研究进展,郑教授对创生教育的持续专注和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也深深打动了我。他对创新教育的执着追求,不仅彰显了他在学术上的卓越,也体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与贡献。能够受到郑教授的邀请,担任两任清华钱班顾问会主席,我感到非常荣幸。 《破界创生》是基于他过去几十年的宝贵经验和深刻思考,对创新教育进行的系统总结和深入剖析。本书的核心思想是“创生教育”,即以创新为内生动力来引领个人成长的教育模式。郑教授在书中详细阐述了这种教育模式如何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桎梏,利用科技手段和创新理念,为每个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创生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这种模式强调内生动力的重要性,通过长周期的创新实践,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潜力,最终实现从“学”到“做”,从“思”到“悟”的升阶过程。 在郑教授的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创生教育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深刻反思和挑战。传统应试教育的模式,往往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创生教育则强调教育的本质是人的成长,是对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内生动力的关注。郑教授认为,只有真正关注学生的内在兴趣和潜力,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 本书不仅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创生教育的理念,还通过大量的实践案例和数据分析展示了这种教育模式的实际效果。郑教授详细描述了南昌大学本硕实验班、清华钱班和深圳零一学院的创办过程,以及这些项目在教育改革中的实际应用和成效。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创生教育的成功实践,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在《破界创生》中,郑教授不仅探讨了创生教育的理念和实践,还深入分析了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不仅揭示了教育改革的困境,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向。郑教授提出,破解教育难题,必须从本质上回答好教育、创新和人才这三个基本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书中提到的创生教育模式,强调了教育的长期性和内生性,注重通过长期的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深度思维和创造性。这种教育模式不仅关注学生的短期成绩,更关注他们的长远发展。这种长期主义的教育理念,对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郑教授在书中还提出,创生教育的成功离不开教育者的共同努力。家长、教师和管理者的思维改变和实践精神,是教育改革的关键。他们需要摒弃旧有的思维模式,积极拥抱创新教育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变革,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 《破界创生》不仅是对创生教育理念的系统总结,也是对未来教育改革的深刻思考。郑教授通过对创生教育的深入探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教育模式和方向。这种模式不仅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更具有深远的社会和历史意义。这本书不仅是对教育改革的深入探索,更是对未来教育发展的积极回应。我相信,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和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教育的本质,理解创新的重要性,并为推动教育改革作出积极的贡献。 总之,《破界创生》是一本具有深度和广度的教育著作,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创生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也为我们指引了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我诚挚地推荐大家阅读这本书,相信它将对我们的教育观念和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者系清华大学力学与工程交叉研究院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