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行业职业能力发展给安全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湖南工学院安全与管理工程学院锚定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安全工程人才新定位,践行工程教育理念,对标职业能力、岗位需求与行业要求,构建了基于“一中心、二协同、三驱动、四举措”的“安全+”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围绕“职业能力与专业素养培养”,基于“多学科专业协同”与“多育人主体协同”机制,依托“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三驱”联动,全面推进“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重塑实践教学模式、重组课程教学体系、构建全面协同育人体系”四大教育教学改革举措,实现了“全要素全过程”协同育人,人才培养质量与专业办学影响力显著提升。 学科交叉驱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学院以行业企业对安全人才的职业技能需求与专业素养要求为导向,通过与信息科学、建筑学与管理学等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构建了既符合通用安全“三重(重基础、重技术、重能力)、一高(高素质)”职业能力要求,又满足相应行业技能要求的“安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2020年,学院开展“安全+”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深入推进工程教育理念,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安全专业改革,与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等联合开办“城市业务安全工程”订单班和“智慧安全”特色班,已成功培养了3届“安全+建筑施工”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产教融合驱动,重塑实践教学模式。学院以产教融合为平台,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切入点,推进实践育人“工程化”与“立体化”,推动面向“三链”(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融合的“三位一体”(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创新意识)实践育人体系重塑,搭建了“六模块(实验实训—实习实践—学科竞赛—顶岗学徒—创新创业—职业认证)、三平台(学校—企业—政府部门)”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产学研成效显著。一是与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广核集团等企业联合组建运行了湖南省现代产业学院、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工程实验室等11个省部级产学研平台,建立了12个校企实习实践与就业基地。二是与湖南迈格瑞特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智慧安全等3个工程研发中心,开发的“1+N”智慧安全管理平台已完成13家用户部署,销售额达2000余万元,联合开设了“企业安全管理实务”等3门校企课程,出版产教融合教材3部。 科教融汇驱动,重组课程教学体系。学院以科教融汇与学生毕业能力达成为导向,组建课程群(组),推进教学内容“模块化”重组、教学手段“信息化”革新,建立了“六化(思政专业一体化、教学内容模块化、科研成果教学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资源数字化、课程考核多元化)一体”的课程建设综合路径,形成了“科研反哺教学,科教协同育人”新模式。教授张力领衔的“人因可靠性与安全”科研团队,持续把人误预防前沿技术以专题报告形式导入“安全人机工程学”等课程教学,新出版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教材3本,助力“安全人机工程学”国家精品课程、省级一流线上线下课程建设;以教师科研课题为背景进行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比例超过40%。教授易灿南带领的“作业疲劳与职业健康”科研团队,通过“本科生导师制”为学生提供实验等辅导讲座30多场,吸收50多名学生参与10多项科研课题,指导学生获教育部门与省部级大学生创新项目15项,发表论文37篇(其中,学生为第一作者的论文19篇),学生科技创新、工程应用能力显著提升。 多育人主体协同,构建全面协同育人体系。一是依托学生党支部、学生社团(安全协会)、成长辅导室(心缘绿洲)、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科研教学团队、实验实践基地与产学研平台等搭建全面协同育人平台。二是基于多主体协同育人,构建全要素全过程的“六位一体”(教学—教研—科研、政府部门—企业—学校、思政育人—专业教学—社团活动、理论教学—专业实践—学科竞赛、专业教师—教辅人员—企业导师、学业指导—成长辅导—就业引导)全面协同育人体系,实施本科生“三导师(学业导师—思想导师—企业导师)制”,推进学生“三进(进团队—进项目—进实验室)工程”,形成了“三全育人”合力,实现了专业职业技能、工程素养及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深度融合,育人效果良好。近5年,安全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持续保持高位水平,到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等央企就业的毕业生占比在35%以上;专业办学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显示,学院安全工程专业2023年位居专业排名(应用型)前列;专业学生社团服务在社会各界引起热烈反响,安全协会开展的安全支教系列公益活动被多家权威媒体报道(或转载)30多次。 (胡鸿 易灿南 林娟 陈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