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创办于1950年,已有70多年的办学历史,是具有“本—硕—博”培养体系的畜牧业人才培养基地。学院立足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实际,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和云南高原特色山地牧业发展需求,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动科专业现已成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特色专业。多年来,专业以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为牵引,以师资队伍、培养方案和三全育人优化为路径,坚持专业学科联动建设,开展动物科学专业改造升级实践探索。 凝心铸魂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扬“崇德兴牧,传承创新”院训精神,强化党建与业务融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意识形态建设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近年来,学生第二党支部入选云南省第三批“一流党建”示范党组织、国家教育部门第三批“双创”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学院党委入选云南省高校第五批“一流党建”示范院系党组织。 实施“科研强院”计划,坚持培引结合,不断优化师资队伍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改革顶层设计,凝练研究方向;优化课程组建设,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注重科教相长,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质量。动物科学专业现有专任教师53人,高级职称占比67.9%,具有博士学位占比为75.47%,近年来引进博士外校学缘占比为69.23%,15人获得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优秀教师等称号。 与时俱进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基于新农科建设理念,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契机,瞄准现代畜牧产业发展方向,主动适应畜牧产业结构调整,从人才培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在满足学科人才培养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并优化边疆地区农业高等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构专业多样化、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和现代畜牧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充分吸纳现代科学技术,新增新农科课程模块,开设“互联网+畜牧业”“智慧畜牧业”“饲料生物工程”“Python程序设计”等信息、生物、工程技术类课程,优化重构新农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适应现代农业、智慧农业发展对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基于OBE理念,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培养具有知农爱农情怀、践行强牧兴牧使命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粮食安全、种业振兴战略等课程思政元素,将大食物观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融入课堂,春风化雨般地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全育人”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系统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党建带团建,形成“党支部—团支部—班级”联动机制,畅通党团衔接。选强配齐辅导员、班主任、学业导师队伍,加强家校联系,全员形成合力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日常管理工作。学院辅导员获团中央实践育人课题1项、校级思政工作及学生工作课题4项,获云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三等奖1项。1个团支部获“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称号,5个班级获云南省先进班集体,4名学生获得“云南农业大学十佳年度人物”“自强之星”称号。 扎实推进学风建设、实践育人,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工作格局。建成“学在动科”学业发展体系,常态化开展学业指导工作。打造“行思动科”实践育人品牌,与行业协会、行业龙头企业、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协作育人,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组建实践指导团队,将实践实习与行业实际紧密结合,切实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动科文化节”校园活动已成功举办4届并形成一定影响力。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国家教育部门A级竞赛及专业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及立项20余项,3支“三下乡”实践团队获省级以上表彰。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并且主动对接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实现毕业生就业帮扶全覆盖。主办畜牧专场大型招聘会,积极访企拓岗。毕业生初次去向落实率达85%,其中88%的毕业生选择进入农牧行业就业,为西南边疆畜牧业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系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农科背景下边疆地方高校动物科学专业改造提升改革与实践”[教高厅函〔2020〕20号]阶段性成果) (鲁绍雄 曹振辉 葛长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