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30 星期三
读《论语》,获得反思与实践的力量
  视觉中国 供图

  扫描二维码收看“给老师的读书会”

  领读者说:今年6月,我受中国教育报的邀请,为全国中小学教师领读《论语》。我为这个为期21天的读书会设计了每天阅读思考的开放性问题,读友们则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和积极思考,提出需要我解答的困惑或新的问题。这个共读过程很有意义,证明了“可与共学”的重要性,至于是否“可与适道”,则不是一次读书会所能解决的问题。在下文中,我将挑选几个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阐述,希望对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1

  在今天这个人工智能的高科技时代,为什么还要阅读《论语》?确实,《论语》没有任何科技含量,不可能为科技发展作出直接贡献。但阅读《论语》的理由不在于此——《论语》的思想有其独特的深刻内涵。

  初读《论语》,读到孔子所说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时,难免会想:这难道不是专制思想的表现吗?然而,在孔子的时代,尽管已有“民本”思想的萌芽,却不可能诞生类似于现代民主的观念。要注意,即使在现代民主制中,行政权的实施也经常要遵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原则,特别是在涉及危害国家安全的事情时,知情权必须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我们不知道孔子说这句话的具体语境,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对于正面临礼崩乐坏的周礼,也就是那个时代的政治制度,孔子的主张是,每个人都应懂得比制度更深刻的道理。

  所以在《论语》中,孔子才有这样的反问:“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而孔子的回答则是另一个反问:“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可见,在孔子那里,仁是制度合理性的根本标准。孔子首开私学,就是要将仁的理念和实践普及开来。他想让弟子们都懂得仁的道理和意义,而他的弟子中既有当时的贵族子弟,也有子路那样的“野人”。由此可见,孔子在涉及政治的底层逻辑时,他的信念和实践,是不同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换言之,对于吻合“仁”的政治制度,每个人都应有知情权。

  我们只需要略微对比一下古典轴心时代柏拉图的政治观,就更能看清孔子思想在政治领域的智慧洞见。柏拉图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坚决反对者。最智慧的苏格拉底居然被民主制度下的公民投票判处死刑,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反思是:“极端的自由不可能变成别的什么,只可能变成极端的奴役。”

  孔子绝不会声称人天生具有金银铜三种不同品质,只有属金的人才有资格实施统治。事实上,柏拉图构造的神话类似于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所依据的神话。与之相反,“不语怪力乱神”的孔子却坚信:“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而且孔子还坚信,政治与日常人伦具有内在关系。据《论语》记载,有人问孔子,你为什么不从政呢?孔子引用《尚书》中的观点说:“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孔子想要强调的是:政治并不专属于少部分掌握政权的人,政治的根据其实离不开日常人伦及背后的人道。毫无疑问,每个人都应遵循日常人伦,而且应对背后的人道有知情权。有了以上辨析,当我们再读到孔子所说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时候,就不会望文生义。

  事实上,孔子之后的孟子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而荀子则召唤“从道不从君”的独立人格。无论怎样,借助阅读《论语》,将孔子的思想与封建王朝的专制主义区分开来,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孔子思想的丰富内涵。

  2

  通读《论语》,会发现孔子非常注重因材施教。有一次子路和冉求分别问了孔子同一个问题:听到了有道理的话就要立刻行动吗?孔子对子路的回答是:“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而孔子对冉求的回答却是:“闻斯行之。”公西华很困惑孔子对同一个问题的相反回答,孔子的解释是:“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的意思是,冉求性格易退缩,所以要鼓励他勇于行动,而子路则好胜冒进,所以要使他冷静。用今天的话来说,孔子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实践。

  但要注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不是以学生的情绪为中心,也不是以学生的好恶为中心。《论语》中关于教育本质的论述比比皆是,例如“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以及“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在孔子那里,教育的目标是有客观性的,而教育的手段和过程则必须是主观的。否认教育的客观性,教育教学活动就容易变成以学生情绪或好恶为中心的纵容;否认教育的主观性,就看不到教育的目的是帮助成长,而成长则离不开对主观经验的尊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充分体现了这种尊重。

  从《论语》中可以看到,孔子的教育总是相机而动,教学相长也往往体现在有矛盾冲突的时候。例如,子路不时顶撞孔子,有时也惹得孔子生气,但孔子对于一些重要思想的澄清都是在回应子路的过程中完成的。与之对比,颜回是孔子最好的学生,但孔子却明确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颜回悟性高,能充分吸收孔子的思想,而且内心总是充满愉悦——要注意,颜回的“无所不说(悦)”并非强行规训的人为产物,而是主动悟道和行道的自然结果。

  孔子对颜回的表扬是:“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结合孔子强调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来看,颜回堪称文质彬彬的典范。相比颜回,子路则有一种“质胜文”的野性,但这种野性弥足珍贵。有理由认为,若是学生在极端的规训中失去了自由探索的“野蛮生长”土壤,就不可能形成特立独行的君子人格,更没有办法反过来对教师的成长予以帮助。

  如果教师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是权威依赖的、唯上的、未加反思的,就会在很多方面造成负面影响。例如,忽视学生的身心健康,成绩唯上而使教育愈发功利,以僵化的道德说教取代真实有活力的价值观的建立,强调规训和服从而忽略经验生长和自由探索,教育理念陈旧且教学方法单一,教育管理过程中充斥着各种形式主义,不一而足。面对此类现象,最需要呼唤的,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识、决心和勇气。

  3

  阅读《论语》,教育工作者可从孔子师徒的言行中受到极大的感染,有助于唤醒孟子强调的潜存于人性中的“浩然之气”,类似于孔子说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以道为目标的“志”,使人在天地间挺立起来,这是成为一个人的根本前提。类似的,是否具有以教育之道为目标的“志”,也是鉴别教育者是否名符其实的基本标准。假如孔子穿越到今天,也一定会积极倡导教育改革,哪怕在这个过程中面临误解甚至遭遇攻击,他一定会坚持“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一定会开导他的同路人,诗意地说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在礼崩乐坏的春秋后期,孔子坚持“正名”,坚持对人道的捍卫,他的所作所为屡遭误解。势利之人会把孔子解读成与他们类似的沽名钓誉之辈,而愤世嫉俗者则认为孔子过于天真、缺乏现实感。在孔子周游列国期间,有一次子路遇见了一个隐士。这个隐士讽刺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隐士对子路很好,还杀鸡做饭给他吃。可是,这时的子路已经深深被孔子的思想和精神所折服,他对隐士的评价是“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对孔子的评价则是“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隐”不是服膺孔子精神的人能接受的选项。从孔子精神的视野来看,人伦、教育与政治,是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的社会实践。教育者必须理解、追问和捍卫人伦的合理性,也有天职推动受政治影响并反过来影响政治的教育实践和改革。毕竟,在孔子看来,教书育人和实现人伦,都是在广义地从政,用现代术语来讲,都是在尽一个公民应尽的社会和政治义务。

  孔子的精神滋养了中华民族,哪怕在最黑暗的时代,这种精神也堪比日月,给人以启发、勇气和力量。这种精神力量不可能还原成人工智能时代的算法和算力,也与科技发展水平高低没有内在关系。《论语》中记载的孔子师徒的言行,在不假借超验鬼神的前提下凸显了人的主体性。对此,孔子的形象说法是:“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孔子的学生曾参则强调:“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通读《论语》,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的是,孔子师徒与所有人一样,知道自己是必有一死的。所不同的是,他们要在必有一死的人生征途中追问一个最根本的问题:该如何度过只此一生的人生?这个根本问题才是教育的伟大立足点。这样的追问点亮主体性,同时具有不离此生而又高于此生的超越性。只有理解了这种超越性的境界,才能够明白孔子为何会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感慨。教育者读《论语》,必须同时读出教育的、人伦的、政治的和超越的含义,获得反思、实践和改革的精神力量。唯其如此,教育之道才不会走偏,才称得上“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作者系四川大学哲学与教育学教授、中国教育报2023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 09读《论语》,获得反思与实践的力量 刘莘2024-10-30 2 2024年10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