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上周,一场关乎创新的大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总决赛现场比赛在上海交通大学开幕。 本届大赛不同以往——其为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后举行的第一次大赛。与往届大赛相比,本届大赛全面突出创新,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锚定教育强国建设新部署新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积极推动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促进高校创新成果转化应用,进一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无疑为大赛增添了新的看点。 本届大赛有1410个项目入围总决赛现场比赛,这些项目将角逐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产业命题赛道、萌芽赛道的各项荣誉。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在大赛中有何体现?高等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在大赛中如何凸显?敢闯会创的有为青年人才如何培养?此次大赛承载着多方期待。 上周,一项关乎人才培养的新政策发布——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财政部负责人表示,国家奖学金的奖励名额翻倍,提高本专科生奖学金的奖励标准,提高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加大国家助学贷款的支持力度,在2025年提高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奖励标准、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并扩大资助范围。 另一组数字从更大层面凸显教育投入保障:今年1—9月全国教育支出超过3万亿元。财政部主要负责人还表示,“强化科技、教育等重点支出保障”。真金白银的投入,不仅惠及更多学子、家庭,也将有力支撑教育强国建设。 此外,上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 两部门专门发文开展专项行动,凸显语言文字工作重要性。近年来,有关部门持续推进语言文字工作。如教育部相继制定《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信息技术产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教育部、国家语委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服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推广普及的若干意见》。这些工作表明,语言文字事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近年来,语言文化传承弘扬和创新发展成就斐然:开展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中华经典诵读工程等,推动甲骨文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开展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系列语言文化品牌活动……很多工作已经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于潜移默化中浸润人心。倘若认为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中的乱象是“小事”,对其置之不理,任由语言之美被侵蚀、语义之明被污染,对下一代健康成长、对优秀语言文化传承都有消极影响。 从创新大赛到财政投入,再到语言文字,这一周,教育亮点可谓精彩纷呈。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中,随着各项工作深入推进,会有更多进展振奋人心。 (作者系本报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