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读书周刊·教师书房
2024-09-18 星期三
品读文学经典 构建“学习共同体”
  《对话的文学经典教育》

  张丽军 等著

  山东文艺出版社

  作为新时代的文学教育工作者,应当用文学留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守护民族精魂,挺起时代脊梁。大学文学教育是人文素养构建的重要一环,在大学中进行文学经典教育有其重要价值,同时也需掌握合适的方法。暨南大学张丽军教授认为:“学习文学的人要学会思考和探索如何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培育出一颗美的诗意的‘文人之心’才是文学教育成果的深层体现。”学生们自中小学阶段早已接触过文学,到了大学阶段再进行文学教育,其区别何在?针对这一问题,张丽军教授在《对话的文学经典教育》(山东文艺出版社)一书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经典品读实现文学美育价值

  大学教育是经典教育,因而《对话的文学经典教育》一书中确立了品读经典的原则,旨在挖掘经典作品的独特魅力。文学经典是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是经过历史选择的最具价值、最能体现文化精髓的作品。在大学课堂中学习文学经典,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趣味与审美能力,引导他们建立良好的审美价值观与鉴赏能力,实现文学的美育价值。

  以现当代文学为例,无论哪个版本的文学史教材都经过多次修订,将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经得住考验的作品遴选收录。本书选录了茅盾、老舍、格非、苏童等作家的经典作品进行研讨,并从重新解读作品的经典性出发,提出经典作品对当下时代的启示意义。尽管对于文学经典的研究已有许多话题被前辈学人钻研过,推陈出新具有一定难度,但我们仍然要迎难而上,去透过经典文学作品触及属于这个时代的核心命题。作家们在他们的时代所遇到的困境,探索的广度和深度,在当下依然能给我们带来新的启示,这也正是我们探讨文学巨匠的意义所在。例如,书中提到老舍通过《二马》表达了中国寻求现代化过程中的挫折,也能引发我们对于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考。

  师生对话探寻文学艺术真谛

  品读经典文学是跨越时空与名家先贤的心灵对谈,师生携手共赴这场情感交流是非常美妙的体验。《对话的文学经典教育》一书的亮点在于“对话”二字。在传统的文学课堂上,老师使尽浑身解数,想要将知识倾囊相授,然而短短一个课时就有接近上万字内容的讲稿,有多少能真正被学生消化吸收还需打个问号。通过对话的方式,让本科生、研究生与老师们一起“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能让学生获得更加深入的阅读体验。该书的对谈实录部分全面展现了师生之间思维火花碰撞的过程。“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对谈的过程也是在教学相长中探寻文学艺术的真谛。

  师生共话经典文学作品,是在课堂中构建“学习共同体”。自“共同体”概念被引入教育领域以来,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合作成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彼此分享学习兴趣,他们因共同的使命和愿景在一起学习,在平等快乐的氛围中交流。本书中的对谈过程也体现了这一明显特征。正如书中所言,老师不是真理的评判者,更不是真理的终结者,在人生道路上师生都是真理的探索者、对话者。对人文学科而言,真理不是唯一的,而是可以有多个不同的答案和理解。在这个意义上,大学文学教育是一种平等的、知心的对话。在师生共建的“学习共同体”中,师生都能打开心扉,在彼此信任的环境中完成心灵的交流。

  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

  通过阅读这本对话录,不仅可以提炼名家名作的精髓,还能感受到文学课堂润物细无声般的思政教育。研读文学经典可以让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思考文学的使命,这是达到思政育人效果的关键一步。人文学科的学生或许会质疑自己专业的社会实用性,认为不如理工科专业能够“实干兴邦”。学习文学究竟能做什么?对此,张丽军教授这样解释:“虽然我们提供不了物质的面包,但我们可以提供精神的面包。文学可以服务于人的心灵,这便是文学的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在相互的争辩中,学生对文学启蒙意义的感悟逐步推进。没有了人文社科的支撑就犹如大脑缺失了左脑,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共同发展才能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文学是铸魂的艺术。进入大学课堂学习文学作品,不仅是为了提升学术能力,更是要用文学滋养一颗“文人之心”,充分发挥经典文学陶冶心性的作用。思政教育的途径是“承典铸魂”,要让大学课堂真正做到承文学经典,铸信仰之魂。

  (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教师书房 10品读文学经典 构建“学习共同体” 张慧伦2024-09-18 2 2024年09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