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9 星期一
河南科技大学
构建计算机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近年来,河南科技大学深入开展创新创业理论研究,扎实推进计算机本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全面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逐步构建创新研究、创业教育、全面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构建开放协作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学校精心构建“六模块—四层次”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六模块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创新创业导师制、创新创业实践中心、学科竞赛和毕业设计,四层次包括基础层次、提升层次、检验层次和升华层次,旨在为国家一流计算机本科专业的学生铺设一条从理论到实践、从基础到卓越的全面成长路径。

  在基础层次,课程实验与课程设计作为启蒙阶段,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项目和课程作业,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初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进入提升层次,导师制与实践中心成为核心驱动力。学生有机会在导师“一对一”的指导下,参与真实或模拟的创新项目,同时在实践中接触前沿技术,参与团队协作,深化对实践的理解与掌握。检验层次依托学科竞赛平台,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舞台。通过参与各类高水平学科竞赛,学生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与全国乃至全球的优秀学子交流切磋,拓宽视野,激发潜能。再到升华层次,毕业设计作为学生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集中展现,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项具有创新性和实用价值的项目。

  通过“六模块—四层次”的有机结合,学校成功构建了系统、高效、全面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计算机专业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设计立体化与层次化相结合的实践平台体系

  大学生实践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学校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该中心作为核心枢纽,汇聚了丰富的资源与创新思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集学习、交流、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科研学科平台的引入,为实践平台体系注入了强大的科研动力。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行业动态,掌握新的技术趋势。同时,导师制平台、校外实习实训平台以及各类科研学科平台共同构成多层次、多维度的实践环境。对于优秀学生,学校通过重点化提升策略,为他们量身定制培养方案,提供更高层次、更深层次的实践机会,助力他们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学校通过设计立体化、层次化实践平台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资源和学习机会,还通过多元化的培养路径和个性化的提升策略,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施“能力—任务”匹配评价机制

  学校创新构建了“能力—任务”匹配评价机制,体现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深度理解与精准施策,通过科学划分能力层次与精心设计任务体系,实现了对学生能力的动态评估与个性化发展引导。

  在创新能力方面,学校将层次等级细化为创新意识激发、初级创新实践、中级创新探索及高级创新引领四个递进阶段。每个阶段对应着不同难度与复杂度的任务,旨在逐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

  对于创业能力,学校同样采用了层级划分标准,并融入了更多实践导向与市场考量。初级创业者需展现基本的商业意识与市场调研能力;中级阶段则强调团队建设、资源整合与初步的商业计划制定;高级创业者则需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风险控制能力及高效的执行力,能够带领团队应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评价过程中,学校不仅关注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还深入考察其把握机遇、利用资源及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从而对学生进行更加全面、准确的创业能力评估与指导。

  形成校企深度合作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

  学校深谙“人才强校”之道,积极探索并构建了“校企深度合作”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学校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与发展,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如岗前培训、资深教师的“传帮带”制度,以及定期的教学研讨会等,帮助青年教师迅速融入教学环境,快速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同时,学校还致力于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水平,通过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促进教师间的知识共享与交叉融合。加强工程素质培养,鼓励教师参与实际工程项目,提升其实践操作与问题解决能力。拓宽国际视野,组织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不断提升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

  此外,学校还充分利用洛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及现代工业基地的地域优势,与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通过共建实验室、校企研发中心等平台,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同时,促进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紧密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实现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张明川 朱军龙 王琳 吴庆涛)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育视窗 08构建计算机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2024-09-09 河南科技大学 2 2024年09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