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4 星期三
《风范》:用一生写就科学家精神

  2022年11月16日,北京城的植物扑簌簌掉叶子的时候,王文采走了。这位96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倾尽一生为植物建立“档案”,两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右眼失明并身患四种癌症的生命最后十年,写下了上百万字的论文著述,将余下的岁月都献给了他所热爱的植物分类学。

  在日前举行的弘扬科学家精神座谈暨《风范》出版研讨会上,王文采的学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振宇回忆说,在植物学领域,钱崇澍、胡先骕是第一代科学家,第二代以吴征镒为代表,第三代则以王文采为代表。通过三代人的努力,改变了中国植物200年来由外国人采集和研究的历史,使得中国植物科学在世界上占据一席之地,也给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建所时,胡先骕先生把即将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王文采调来。自此70多年,王文采就做一件事——植物分类学。这对我国植物战略资源研究非常有意义。因为我国是世界植物多样性第一大国,所以第一要务是研究保护和利用,王老师把自己的一生投入了进去,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学术遗产。“2022年,正好在他生日时,我发现一种野生樱花的新品种,便用老师的名字来命名,现在全世界有15个品种以他的名字命名。老师离开了,人的一生虽然很短暂,但可以永恒。”

  《风范》(科学出版社)呈现了包括王文采在内的21位科学家的传奇人生,其中很多人的名字与中国科技史上的诸多“第一”紧密相连,比如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李振声、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杨承宗、中国冶金科技事业的开拓者李薰、被誉为“中国激波风洞第一人”的俞鸿儒、研制成中国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和水下机器人的蒋新松,以及马大猷、杨乐、邹承鲁、施雅风、夏培肃、刘嘉麒等多位两院院士。

  “每一篇都讲述了一位老科学家跌宕起伏而又自强不息的人生故事,我被这些文字所打动。”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认为,这些科学家大部分出生于20世纪前25年,爱国是他们的人生底色。老一辈科学家多半成长在封建落后、受尽屈辱的旧中国,但他们对祖国和民族的前途从未有过迷茫和失望,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他们毫不犹豫地舍弃了西方优越的生活条件,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六大特质,在这些老科学家的人生故事中都能找到最生动的诠释。

  “去年杨乐先生离开了我们,我回首凝视他的墓碑时,内心十分感慨:先生这一生究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杨乐的学生、北京邮电大学原校长乔建永坦言,如今,社会上存在着精致的利己主义现象,但利己在杨先生身上是完全看不到的。科研受阻时,他依然奋力向前;功成名就时,他却选择退居幕后。“这背后是对国家、对科学事业和数学发展的责任感,他从不考虑自己的得失。”

  回顾成长历程,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说,他是在传承和激励中成长的。当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求学时,他们得到了当时中国科技界最优秀科学家的教导。在他看来,科研和教书都是本分,本就应做得好一点儿、教得好一点儿。《风范》收录的陈润生故事中提及了他父亲的经历——20岁出头的时候,冒着生命危险从日军占领区逃出并加入中国远征军。再之后他去了哪里、经历了什么,没有人知道,只是如今云南国殇墓园的墙上刻有他的名字。“我和父亲相比,还有什么可说的?唯有把能做的事情做得再好一点儿。”

  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颇有同感:“我之所以能在自己的领域做一些事情,得益于遇到了一些大先生、好老师。老一辈科学家为我们树立了榜样,给予我们指引、赋予我们力量。现在我们老了,也有义务讲述自身经历、经验和感受,给年轻人一点儿启发。”他表示,现在有些年轻人推崇“躺平”,而更多的人内心很焦虑。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非常重要,因为它是科学家精神世界的精华。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研讨会上,中国科学报社和科学出版社共同向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武汉大学等六所高校赠书。《风范》主编、中国科学报社原党委书记刘峰松表示,通过生动讲述科学家在科研工作中的感人故事,可以弘扬科学家精神,也可以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有效“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还可以作为思政课程的重要素材,《风范》是一个探索的样本。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 09《风范》:用一生写就科学家精神 本报记者 却咏梅2024-09-04 2 2024年09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