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5 星期四
鲁迅美术学院
赋能“世遗”文旅品牌创新 培育创意新力量
宗诚 刘丰溢

  鲁迅美术学院的前身是1938年在延安建立的鲁迅艺术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首所高等艺术院校,被誉为“新中国美术的摇篮”。鲁迅美术学院扎根辽宁、服务地方,立足本土、面向世界,依托鲁迅美术学院2024年辽宁省教育部门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新质生产力赋能辽宁‘世遗’文旅品牌创新——辽宁世界文化遗产地文旅品牌数智化展示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由辽宁省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培育辽宁世界文化遗产艺术设计的创意新力量。

  立足本土,面向世界

  弘扬辽宁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

  鲁迅美术学院立足本土、面向世界,致力于弘扬辽宁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为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积极贡献。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文化多样,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文化遗产大国,而辽宁拥有沈阳故宫等6处世界文化遗产,学院鼓励师生深入挖掘辽宁世界文化遗产中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艺术教育的独特视角和方式,传承与发扬这些文化遗产的精髓,不仅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习与继承,还引导师生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举办各类展览、讲座和学术研讨会,搭建起辽宁世界文化遗产文旅品牌创新展示的平台,增强辽宁世界文化遗产文旅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与师生的民族自豪感。

  以文化人,以美育人

  传承辽宁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东方美学意蕴

  学院艺术教育的核心在于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在保护辽宁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学院不仅注重技艺的传授,更强调师生对东方美学意蕴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依托艺术教育活动和课程,师生得以深入探索辽宁世界文化遗产的美学内涵,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在艺术教育实践中,学院鼓励师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创作出既有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感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对辽宁世界文化遗产的致敬,更是对东方美学的传承和创新。通过这些努力,学院正以实际行动培养一批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的高素质艺术人才,引导其成为传播东方美学、弘扬辽宁世界文化遗产美学内涵的重要使者,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辽宁乃至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美学精神。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挖掘辽宁世界文化遗产中的文旅融合资源

  文旅融合在推动辽宁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院积极探索将文化遗产与旅游相结合的新模式,通过旅游这一载体,让更多的人亲身体验辽宁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学院与地方政府部门紧密合作,共同开发以辽宁世界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旅游纪念品,旅游纪念品中不仅包含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和美学价值,还融入了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为游客提供了全方位的文化体验之旅。此外,学院还积极参与文化遗产地的旅游规划和设计,注重在旅游开发中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师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艺术修养,为文化遗产地设计富有创意和文化内涵的旅游标识、导览系统和景观设施,进一步提升辽宁世界文化遗产文旅品牌的吸引力。

  科技赋能,虚实共生

  创新辽宁世界文化遗产的文旅品牌展示方式

  在新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学院积极将现代科技应用到辽宁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通过科技赋能,让古老的文化遗产焕发出现代科技的光芒,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先进技术,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空间。游客通过穿戴虚拟现实设备,仿佛穿越时空,沉浸式体验辽宁世界文化遗产的建筑风貌、艺术特色、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同时,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也让文化遗产的展示更加生动立体,让游客在互动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此外,部分课程还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游客的游览行为、偏好等进行深入研究,为辽宁世界文化遗产的文旅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丰富游客的游览体验。

  数智融合,人机共创

  培育辽宁世界文化遗产创意设计人才

  在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培育辽宁世界文化遗产创意设计人才尤为重要。学院积极响应时代号召,依托自身的艺术设计教育资源,开设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与世界文化遗产艺术融合的创意设计课程,培养师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师生能够在深入了解辽宁世界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的创意设计方案。师生在研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被鼓励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人机共创。这种跨界融合不仅让师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辽宁世界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也为设计的作品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和时代感,这些经过精心培育的创意设计人才将成为推动辽宁世界文化遗产文旅品牌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校企协同,产教融合

  搭建辽宁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研创平台

  学院积极推动校企协同、产教融合、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搭建辽宁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研创平台。通过与相关企业、研究机构的深度合作,邀请业界专家授课,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也为辽宁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学院秉承开放、创新、合作的理念,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技术交流会等活动,与国际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及文化遗产保护组织合作,共同开展研究项目、举办学术论坛等活动,通过共享资源、协同创新,形成更为广泛的合作网络,共同推动辽宁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与开发工作,为辽宁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立德树人,守正创新

  优化辽宁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发展的机制

  学院依托立德树人、守正创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行动,优化辽宁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发展的机制。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通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多种形式,将辽宁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融入教育体系,让学生在了解、保护和传承辽宁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增强文化自信。学院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出一批批具备高尚品德和专业技能的人才,这些人才将成为推动辽宁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的重要力量。此外,学院还积极探索新的保护方法和传承方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数智化保护与传承,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辽宁世界文化遗产文旅品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宗诚 刘丰溢)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