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9 星期二
成都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创建“三引导四发展”党建模式
任占娟 周廷伟 吴静 陈果

  在“强国行”专项行动建设的过程中,成都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职工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思政课教育和师范生培养,以成都师范学院“薪火成师”党建品牌为统领,提出“党建引领·铸魂育人”理念,构建党支部“双带头人”“三引导四发展”模式,即发挥“双带头人”在思想引导、组织引导和工作引导方面的积极作用,实现党支部在开展党建联建、提供教育服务、推动科技赋能、深化实践育人四方面协同发展,推动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同频共振,努力打造好支部“薪火先锋”党建品牌。

  聚焦党建主责主业,开展党建联建

  教职工党支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带领党员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着力办好思政课程,贯通第一、第二课堂,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始终把好思想引领、队伍提升、教学管理、学术审查“四关”,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支部党员大多担任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协会、成师青年宣讲团的理论导师,指导学生社团,累计开展各类红色主题活动、理论宣讲等达46场次,参与学生万余人次。党支部与遂宁职业学院、成都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创新创业学院党支部等校内外党支部联合开展联学联建活动。通过专题党课讲授、政策理论宣讲、党建经验交流、党建资源共享等方式,形成组织互联、资源互通、经验互鉴、发展互促的工作样态。

  聚焦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教育服务

  党支部面向四川地方教育事业发展需求,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党建思政、教书育人、科研管理、教学研究等方面的经验和资源优势,依托乡村振兴、国培省培计划等助力有需要的地区中小学教师能力提升。近年来,面向甘孜州中共道孚县委党校、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开展专题讲座15次,覆盖人数1000多人次;开展四川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及教研员思想铸魂专项行动培训、青神县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政治素养暨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等11次,覆盖人数800多人次。开展校内外教育教学研讨、课程建设交流12次,覆盖人数500多人次。参与学校打造大中小学廉洁思政一体化实践教育服务品牌活动1个,服务支持地方教育事业发展,特别是乡村振兴重点区域教育事业发展。

  聚焦强化科技赋能,发挥智库优势

  党支部积极推进校地融合发展,支撑高质量发展创新中心建设,为地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咨政建言、文化传播等服务,助力四川省乡村振兴。与四川省鑫顺捷大件物流运输有限公司、成都尺木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开展科技文化合作,为这些企事业单位等提供科技文化指导服务32次。帮助事业单位等解决实际问题54个,推动成果转化落地项目4项,金额52万元,建设产学研用合作平台1个。

  依托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中小学教师师德研究中心,立项如四川省双流艺体中学申报的“四川地方德育文化助推中小学师德建设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研究”等课题十余项,有力推动了四川中小学师资建设高质量发展。党支部鼓励教师科研申报,立项国家课题3项、省级课题4项。

  聚焦深化实践育人,完善价值引领

  党支部突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围绕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结合师生党员基本培训和教师教育有关要求,带领党支部师生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实践活动,持续完善价值引领、实践体验和社会服务相统筹,校内校外一体化的实践育人机制。指导马克思主义学院“星火·理响”青年宣讲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结合专业学习与四川实践,整理了15个中国式现代化的四川实践和乡村振兴实践案例。近年来,带领学生开展调研实践志愿服务1000余人次,开展就业见习活动300余人次,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1份,调研分析报告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1份。

  在“双带头人”“强国行”行动中,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职工党支部通过创新党建模式,实现了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的“双促进、双提升”,未来将继续充分发挥“双带头人”的领头雁作用,发挥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走出一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

  (任占娟 周廷伟 吴静 陈果)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