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在广东省东莞市东城花园小学(以下简称“花园小学”)的“阅读堡”图书馆里,一位妈妈正在和孩子一起翻阅《大卫上学去》。“妈妈,大卫为什么总是不听话呀?”孩子好奇地问道。妈妈温柔地引导:“你觉得大卫应该怎么做呢?”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学校上演。这所走过30年历程的学校,正在用一种特别的方式陪伴孩子成长——开展“童话教育”。从最初的“三园文化”到如今的“童话教育”,学校如同一颗种子在时光中悄然生长,如今已枝繁叶茂,花香满园。 播下童话的种子:“童话教育”理念的生根发芽 1995年,花园小学初创时,“三园文化”的理念便在这片土地上生根。2017年,学校在传承中发展,提出了“慧园教育”的特色理念。真正的蜕变发生在2018年花园小学重建之后,学校开启了一场关于“童话教育”的深度思考。 “‘童话教育’,就是要呵护童心、滋养童心、发展童心。”呵护童心,就是要保护儿童天然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滋养童心,就是要用儿童喜爱的方式传递知识和智慧;发展童心,就是要在保持童真的基础上,引导儿童逐步认识世界,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和终身学习的态度。 截至目前,学校开展“敏敏老师与你共读好书”线上活动100多期,30多万人次参与见证了童话种子的播撒。省级课题“‘全语言’视角下小学低段绘本开发与运用”结出硕果,校本教材包含50个互动案例。 在课堂上,绘本教学绽放出多彩花朵。在“萝卜回来了”课堂上,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理解何为分享精神;在“我的朋友”的英语课堂上,学生用英语畅谈从好朋友身上学到的技能,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收获的不只是语言,还有做人的道理。 “童话教育”的核心在于用儿童喜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在“童话教育”中,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权威,而是学生身边的智慧伙伴;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任务,而是充满惊喜的探险;知识不再是抽象冰冷的符号,而是有温度、有情感的故事。 滋养童话的土壤:“童话教育”环境的全方位构建 一颗种子要想茁壮成长,需要适宜的土壤。学校深知,“童话教育”不仅需要理念的指引,更需要环境的支撑。 站在学校门前,校门口红褐色牌匾上“花园小学”四个字简洁朴素,这是书法大师罗阳所题。沿着进门处彩虹色的阶梯前行,教学楼墙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古训格外醒目。 童话长廊让人印象格外深刻。立柱下方安放着小书架,摆放着学生从家里带来的绘本和从东莞市东城图书馆借阅的图书。每当课间或放学时分,学生在童话长廊中自由自在地阅读。这种空间使用的自由度,适应了儿童的天性。 学校构建了“三圈三全育人模型”,家庭教育关注学生个性塑造和情感培养,学校教育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社会教育为学生提供社交和生活体验机会。三方各有优势,相互补充,共同为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成长环境。“同心”讲师团由40名校内教师、5名家长代表、17名外聘专家组成。在家长会上,当讲师团成员示范亲子阅读技巧时,家长听得格外认真。“童话教育”的种子也正在向社会播撒。在花园新村社区,“同心”讲师团传递“非暴力沟通”的智慧;童话花园“阅读堡”里,“故事妈妈”为孩子演绎童话故事,150多组家庭在这里享受阅读的快乐。当家校社三方真正配合起来时,学生就拥有了一个完整的成长环境。 绽放童话的花朵:“童话教育”课程的丰富实践 有了理念的指引和环境的支撑,“童话教育”如何在课程中开花结果?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学校构建了“GARDEN”课程体系。 “GARDEN”这个既代表“花园”又蕴含着深刻教育内涵的词语,构成了花园小学课程体系的核心。“Gratitude童心课程”培养学生感恩的心,“Art童艺课程”激发学生的创造力,“Research童思课程”引导学生思考探索,“Design童创课程”鼓励学生动手创造,“Experience童行课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Nature童真课程”帮助学生亲近自然,保持童话般的纯真本性。 经过3年多的探索与发展,“GARDEN”课程从1.0版本迭代到2.0版本。新版本的“GARDEN”课程不再是简单的学科拼盘,而是一个有机的教育生态系统。 走进五年级的英语课堂,学生正在为担当“大湾区美食推荐官”而激动不已。教师引导着学生用英语介绍广式早茶的精致,学生眼中闪烁着对家乡文化的自豪。二年级的学生在“认识大湾区‘桥’文化”项目中,不仅在语文课上阅读桥梁故事,还在美术课上绘制港珠澳大桥,在科学课上了解桥梁结构。当小小的手指勾勒出深中通道的壮观时,学生在心中种下的不仅是对家乡的热爱,还有对科技创新的向往。 除了“GARDEN”课程,学校开展的活动也是精彩纷呈。五“节”三“礼”的活动课程让校园一年四季都充满欢声笑语。“小小孩童话艺术节”展示着学生的创作才华;“魔法科技节”让学生体验科学的奥妙;“童‘趣’体育节”上,学生尽情挥洒汗水;“读书节”上,学生积极参加书法、朗读、数学等丰富多彩的学科竞赛;校园“劳动节”上,学生在“童耕园”里动手实践,提升核心素养。而“入队仪式”“成长礼”“毕业典礼”三大仪式,则为学生的童年时光标注了值得纪念的成长印记。 正如学校的办学理念所言:“童话花园,人人都是主角。”教育不是按照统一的模板塑造学生,而是根据每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他们搭建舞台。 续写未来故事:开启“童话教育”新征程 30年来,学校始终坚守着一个朴素的信念:教育应该顺应儿童的天性。从最初的“三园文化”(学园、乐园、花园)到如今的“童话教育”,学校一直在探索如何让教育更贴近儿童的心灵世界。 30年的耕耘结出了累累硕果。学校先后获得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项目校、广东省篮球推广学校等省级荣誉,以及东莞市优秀家长学校、东莞市课后服务示范校等10余项市级荣誉。这些荣誉见证着花园小学逐步成长为备受社会认可的品牌学校。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花园小学的童话故事还在继续书写。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挖掘“童话教育”的深层内涵,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创新精神的新时代少年。正如校训“至真至善至美”所言,做真实的教育,怀善良的初心,追求美好的未来。未来的路还很长,但花园小学的教职工相信,只要心中有童话,脚下的路就会充满阳光。 (李敏君 董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