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以成积春教授为首的教改团队依托曲阜师范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独特优势,实施“一体两翼·三维驱动·八法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智课程群建设新模式,系统推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数智化转型,走出了一条人工智能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新路子。 构建“一体两翼”数智“金课”矩阵
学校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汇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家、教学名师深研教学理论、重设育人方案,先后承担国家教育部门新文科改革与实践项目和山东省重点教改课题10余项,出版论著30余部(篇),夯实制度与理论支撑。重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以5门数智“金课”为引领建成由30余门课程组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群,形成课程矩阵。与此同时,引入课程迭代模型,基于AI分析学习数据持续更新教学内容。依托网络教育平台建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智课程群智慧教学中心”,集聚500多个数字资源,服务超9万人次。建成5部涵盖文字、音频、视频、虚拟现实等内容的数字化教材,其中《孔子与〈论语〉》获评山东省高等教育一流教材,形成了纸质教材与数字教材相结合的新型教材体系。 创建“三维驱动”技术与文化融合机制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技术赋能,实施“数智技术支撑、数智师资夯基、数智资源适配”三维驱动,达成技术深度赋能课堂目标。一是软件端与智慧树等平台合作,部署云超算支持百TB数据处理,开发AI教学系统;硬件端建成历史文化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课程教研中心,配置百万级文化数据库。二是与东中西部高校建成5个师资跨域协同虚拟教研室,实现教案共研、课程共创、课堂共建和资源共享。三是依托智慧教育平台构建智能推荐多模态资源库,基于学情分析精准推送教学资源;自建的3个虚拟仿真平台,嫁接531个文化场景实验,学生实验满意度达96%。 打造“八法融通”全链式数智协同育人模式 课程群构建了“四策贯通+四域联动”的“八法融通”全链式数智协同育人模式,打通“设计—教学—实践—评价—协同”育人全环节,满足学生差异化学习需求,提升高阶能力培养水平。在教学方法上,推进“认知智能优化教学设计、智能技术驱动高阶学习、智慧平台赋能教学实践、智评机制贯穿教学评价”四策贯通。 课前基于学情生成N种个性化学案,AI辅助生成精准化教案,构建智慧预学系统;课中依托智慧学习平台和知识图谱实现知识精准传递,文化AI智能体和VR场景推动价值高阶转化;课外开发智慧实践专区,设置文化传播、美德践行、项目赛事三个板块,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与实践能力;智评机制基于180万条学习交互数据,以数据驱动、评价驱动、系统自驱动实现精准画像、精准诊断、精准干预。在优资协同上,实行“校际云联、社区辐射、政企合作、国际交流”四域联动,构建教育共同体。以云联课堂和虚拟教研室实现东中西部35所院校共建,实现教案共研、课程共创、课堂共建和资源共享;以强大课程资源辐射200余村社,累计服务5万余人,获评省级社区教育优秀课程资源;联合42家企事业单位共建研学、实习、就业基地,与曲阜文化示范区、济宁政德教育干部学院共建共享课程;依托“华文教育基地”开展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学校国际学院采用英语版虚拟仿真实验课程教学。 数智课程群建设成效显著,示范引领作用凸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群建设在信息技术和育人范式上实现了新突破。首先,在技术方面实现了文化与数智深度融合。文技融合产生了以下三个明显效果:知识生动化,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NLP系统,内化百万文化语料,精准具象传递知识;认知拟人化,打造文化交互智能体,具备类人思维和语义生成能力,支持典籍解读与思辨对话;价值显性化,以AI动态关联前沿资讯,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生命力,融合真善美相关元素,赋能课程思政。其次,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范式,探索了“价值引领·技术融合·三全育人”新文科建设路径。课程教学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使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效能的高阶跃升:以价值为魂,确保技术赋能始终服务于文化传承;以融合为要,实现数智技术与文化育人在“目标、内容、方法、实践、评价、协同”方面的全面融合;以育人为本,构建跨校际、跨地域、跨领域的“三全育人”网络,形成多元主体共创的文化教育共同体。该路径有效促进了优质资源共享与复合型文化人才协同培养,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经过7年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智课程群育人成效显著。课程覆盖全国230所高校,累计教授9.6万余名学生,教学互动量达180万次,学生获省级以上奖励110余项,涌现出先进典型200余人。教学团队建设卓有成效,已建成“国家人才领军—省级专家支撑—青年骨干接力”的跨学科师资梯队,5人获儒学研究领域“泰山学者”称号,1人获评省级教学名师,2人获评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课程建设成效明显,入选国家一流课程3门、省级一流课程5门、全国高校“慕课十年典型案例”。课程群的示范效应广泛显现,被多家主流媒体报道30余次,课程群建设模式被35所高校采用,构建了覆盖东中西部的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网络。 曲阜师范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智课程群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课程体系重构、技术赋能、教法革新、优资协同四大核心要素为支撑,实现了数智条件下文化精准传承、课堂效能跃升、优资协同共享,为数智时代人文课程建设提供了参考经验。 (黄江滔 许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