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育视窗
2025-07-07 星期一
多措并举培养创新应用型医学人才
——长沙医学院医学专业构建“一体三实六融”数智化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为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长沙医学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激发教育发展活力,办强办优基础教育,全面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基础医学院医学专业秉承“信息促学、能力进阶、高阶思维培养”的教育理念,搭建人体科技馆创新实践课堂,以数智化与虚拟仿真信息技术为支撑,依托多项省级重点教研项目促进实创融合,以学生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

  优化“一体”教学,激发育人活力

  围绕“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构建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教、学、做”一体化的复合型教学模式,从课程建设、课程应用与课程管理三个方面来完善;搭建多方共同参与的实时监测评价体系,在线共享课程资源。融通SPOC、思维导图、激越四段式等教学创新模式,凸显课程特色,提倡医学人文素养教育,有效推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互教互学,构建面向医学领域适应岗位人群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培养实践应用型医学人才。一体化复合型教学模式,互联互动,循序渐进,实时阶段反馈,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齐调动;课程穿插融合思维导图、问题导入、互动研讨、思政案例等教学方法,采用翻转课堂、四段式教学法,教学环节精讲导学,自主学习,小组研习,成果展示;分阶段运用数智化信息技术,互动工具同步教学,引入问题,自学讨论,答疑解惑,课堂反馈,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学院大力开展医学人文教育,加强医学人文关怀,弘扬崇高的职业精神。形成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立德树人培养机制。一是以大体老师承载的温度化生命教育为切入点,体现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二是开展解剖学科普绘图竞赛,涵养医德医风,增强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三是弘扬先进,培育典型,选树践行职业精神的优秀社团和先进个人,以榜样力量传递人文素养;四是打造医学人文宣传平台,发挥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作用,因地制宜开展基地科普;五是组织学生走进韶山、宁乡、衡阳等红色基地,实地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培养担当精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构建“三实”课堂,提升育人效能

  “三实”课堂指的是构建实用、实践、实时的课堂。从基础实验层、综合实验层、创新实训层渐进式实践能力培养;将临床案例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数智化融通教学,线下操作线上实时评测。学院针对课程特色,强调课程知识的实用性,通过各级培训与网络平台同向推广,线上线下融各类活动、项目、实践效果、反馈和总结为一体拓宽实践路径。教学设计以问题引导、过程推导、实践训练结合信息技术操作等教学,有效组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提高学生实践操作积极性,培养学生通过虚实操作增强自主解决问题能力。搭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践平台,建设人体科技创新实践社团与社团联盟,适时开展线上深化数智化教学、线下科技馆实践育人,健全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和成果孵化机制,保障推动创新实践项目成果转化。学院以问题为核心激活实践,突出创新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开设标本制作、变异畸形标本考察等实践培训,以产教融合及创新实训项目作为实践体系,人体科技馆作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聘请校内外专家组成联合教学团队,以培养创新性思维为主线,通过“软件训练”和“动手实践”拓展设计能力、强化研究能力,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聚焦“六融”协同,凝聚育人合力

  “六融”指的是教学环节中融入“人体科技馆、3D-body、医维度、云解剖、数字人、维萨里3D解剖”六大信息技术的创新举措。学院持续推动数智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质量提升,为培养新时代创新医学人才提供有力支撑。教学环节分阶段融入“人体科技馆、3D-body、医维度、云解剖、数字人科技、维萨里3D解剖”数智化信息技术资源,利用虚拟现实、MR体感互动等数智技术,为学生创造真实而有趣的学习环境,通过虚拟仿真形象化展示,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立体认识,利于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逐步优化“高阶能力培养、温度化课程思政和数智化信息技术”协同并进的学与教模式。

  未来,长沙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医学专业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一体三实六融”为主线,一体化构建数智化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努力培养创新应用型医学人才。

  (李兵 刘佳 徐四元 李建明)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育视窗 08多措并举培养创新应用型医学人才 李兵 刘佳 徐四元 李建明2025-07-07 ——长沙医学院医学专业构建“一体三实六融”数智化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2 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